|
車浮〈并序〉 / 作者:蘇轍 |
結木如巢,承之以簀,沉之水中,以浮識其處,方舟載兩輪挽而出之,漁人謂之車浮。
此詩所謂汕也,與遲、適同作車浮詩。
寒魚得汕便為家,兩兩方舟載械。
謀食旋遭芳餌誤,求安仍值積薪遮。
情存未免人先得,欲盡要令物莫加。
身似虛舟任千里,世間何處有罦罝。
|
|
車浮〈并序〉解釋:
《車浮〈并序〉》是一首宋代蘇轍創作的詩詞。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結木如巢,承之以簀,
沉之水中,以浮識其處,
方舟載兩輪挽而出之,
漁人謂之車浮。
詩意:
這首詩以車浮為題材,描述了一幅漁民使用車浮捕魚的情景。車浮是一種木制的浮筏,用于在水中捕撈魚類。詩中通過描繪車浮的形狀和使用方法,表現了漁民的生活和他們對于漁獲的渴望。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漁民的艱辛生活和他們對于漁獲的追求。首先,詩人描繪了車浮的形狀,將結木比喻為鳥巢,用簀子承載。接著,車浮被放入水中,通過浮動來尋找魚的位置。然后,漁民將車浮裝載在方舟上,用兩輪來牽引,出發進行捕魚。最后,詩中提到漁民將車浮稱之為“車浮”,這是一種常見的稱呼。
整首詩通過描述漁民使用車浮捕魚的過程,展現了他們的勞作和對于漁獲的期盼。詩中表現出對于食物的渴望和對于安全的追求。漁民們希望能捕到足夠的魚作為食物,但有時會因為誤入誘餌而無法獲得食物,或者因為積薪的覆蓋而無法找到安全的地方。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人類欲望的思考。作者認為人類的欲望永無止境,無論是對于食物還是其他東西的追求,都無法滿足。作者將自己比喻為一艘虛舟,在世間漂泊千里,無處可依托。這里的虛舟可以理解為人類內心的空虛和無常。整首詩通過描繪漁民的生活與作者的思考,呈現了一種富有哲理的意境。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鮮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現了蘇轍才情橫溢的寫作風格,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底層人民的艱辛生活和他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