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雞頭 / 作者:蘇轍 |
風開芡觜鐵為須,斧斫沙磨旋付廚。
細嚼兼收上池水,徐咽還成滄海珠。
佳客滿堂須一斗,閑居賴我近平湖。
多年不到會靈沼,氣味宛然初不殊。
|
|
食雞頭解釋:
《食雞頭》是蘇轍的一首詩詞,描寫了品嘗雞頭的情景和感受。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風吹開雞冠上的紅須,
用斧頭砍劈,用砂磨磨碾,轉付給廚師。
細細咀嚼著,順便飲上一口池水,
慢慢咽下,竟化成了滄海的珍珠。
我家賓客眾多,需要一斗雞頭才夠,
在閑居中,我靠近平湖度日。
多年不曾去靈沼,但氣味仿佛并未改變。
詩意:
詩人蘇轍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品味雞頭的場景。他描述了雞頭上的紅須在風中搖曳,以及制作雞頭菜的過程,并用詩意表達了品味美食的享受。通過吃雞頭,他不僅能夠品味美食的細膩口感,還能感受到其中的奇妙變化,將雞頭咀嚼成滄海珍珠。詩人在家中迎接眾多賓客,需要大量的雞頭來招待他們。他享受著平靜的湖畔生活,但也略感遺憾多年未曾去靈沼,卻仍能通過氣味體驗靈沼的風貌。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比喻手法,將品味雞頭的體驗與自然景物和情感聯系在一起。詩人通過描繪雞頭上的紅須、制作雞頭菜的過程以及品嘗的細節,展現了對美食的熱愛和對生活的享受。他將咀嚼雞頭的動作與品味滄海珍珠相比,以突出其口感的鮮美和獨特。詩人的生活被描繪成賓客滿堂,需要大量的雞頭來款待客人,同時也展示了他享受安靜湖畔生活的心境。最后,詩人表達了對靈沼的思念和對氣味的記憶,雖然多年未曾去過,但仍能感受到它的獨特氣息。整首詩以細致入微的描寫和鮮明的意象,展示了蘇轍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對生活的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