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子瞻題仙游潭中興寺 / 作者:蘇轍 |
潭邊沙水不成泥,潭上孤禽掛險啼。
繚繞飛橋能試客,蒙茸翠蔓巧藏溪。
云為絳帳馬融室,石作屏風玉女閨。
仙果知君今未足,臨潭腳戰怕長梯。
|
|
次韻子瞻題仙游潭中興寺解釋:
《次韻子瞻題仙游潭中興寺》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潭邊的沙水無法變為泥,
潭上的孤禽掛在險峭上啼。
繚繞的飛橋能測試來客,
蒙茸的翠蔓巧妙地藏于溪中。
云朵仿佛絳色帳幕,馬融的屋子;
石頭猶如屏風,遮蔽著玉女的閨房。
仙果知道你現在還未滿足,
站在潭邊,腳下戰栗,畏懼長長的梯子。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仙游潭中興寺的景色與氛圍。潭邊的沙水無法凝結成泥土,潭上孤禽掛在險峭之上啼鳴。在潭中,有一座繚繞的飛橋,可以供來客試行。潭水中隱藏著蒙茸狀的翠蔓,非常巧妙地藏匿其中。潭邊的云朵宛如絳色帳幕,猶如馬融的屋子;潭邊的石頭則像屏風一樣,掩護著玉女的閨房。然而,仙果知道你現在還未滿足,站在潭邊,腳下戰栗,畏懼著漫長的梯子。
賞析:
蘇轍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仙游潭中興寺的景色。通過描述潭邊的沙水無法成泥,潭上的孤禽掛在險峭之上啼鳴,蘇轍展現了自然界的獨特美感。他巧妙地運用了對比手法,將繚繞的飛橋與蒙茸翠蔓相對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效果。同時,他用云朵絳色帳幕和石頭屏風來比喻潭邊的景致,使得詩詞更加生動有趣。
在詩的最后兩句中,蘇轍轉入了以人為主體的描寫。他以仙果為喻,表達了人們的追求和渴望還未達到滿足的狀態。最后兩句中的長梯象征著攀登和冒險的過程,讓人感受到對未知的恐懼和不安。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以細膩的筆觸將自然景色與人的情感融為一體,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