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道潛見寄 / 作者:蘇轍 |
蕭蕭華發映衰容,慚愧高僧嘆不逢。
游宦終身空處處,塵埃何日退重重。
已甘憔悴雞群鶴,猶勝劬勞旱歲龍。
回首不堪膏火熱,試求甘露灑青松。
|
|
次韻道潛見寄解釋:
詩詞:《次韻道潛見寄》
朝代:宋代
作者:蘇轍
蕭蕭華發映衰容,
慚愧高僧嘆不逢。
游宦終身空處處,
塵埃何日退重重。
已甘憔悴雞群鶴,
猶勝劬勞旱歲龍。
回首不堪膏火熱,
試求甘露灑青松。
中文譯文:
蓬勃的花朵映照著我憔悴的容顏,
我感到慚愧,高僧嘆息因未能相會。
我在游歷和宦海中度過一生,卻只是到處空轉,
塵埃何日才能消退。
我已經甘愿像瘦弱的雞和老群鶴一樣,
然而仍然勝過勤勞的龍度過干旱的歲月。
回首往事,我無法忍受那灼熱的熔爐,
我試著尋求一點甘露灑在青松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作品,表達了作者對自身經歷和遭遇的思考和感慨。
詩中的第一句“蕭蕭華發映衰容”,描繪了花朵盛開的景象與作者自身憔悴的形象形成對照,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年華逝去、容顏凋零的惋惜之情。
接下來的兩句“慚愧高僧嘆不逢,游宦終身空處處”,表達了作者對于未能與高僧相會的遺憾和自己在人生中奔波無益的感慨。
然后,詩中寫到“已甘憔悴雞群鶴,猶勝劬勞旱歲龍”,作者自謙自己已經變得瘦弱憔悴,但仍然覺得自己比經歷勞累和干旱歲月的龍更加幸運。
最后兩句“回首不堪膏火熱,試求甘露灑青松”,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不堪回首,希望能夠在心靈上得到一些寧靜和滋潤。
整首詩通過對自身經歷的反思和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的疑惑、遺憾和渴望。同時,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增加了詩的意境和感染力。這首詩以簡潔深沉的語言,展現了蘇轍深邃的思想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抒情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