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張芻諫議燕集 / 作者:蘇轍 |
淮陽臥閣生清風,梁園坐嘯囹圄空。
不知何術(shù)解髖髀,但覺羈客忘樊籠。
樽罍灑落談笑地,塵埃脫去文書藂。
清心漸欲無一事,少年空記揮千鐘。
近傳移鎮(zhèn)股肱郡,復恐入覲明光宮。
人生聚散不可料,一杯相屬時方冬。
浮陽似欲作飛霰,想見觀闕瓊花中。
孝王會集猶可繼,莫嫌作賦無枚翁。
〈圣民昔知陳州,余嘗従之游矣。
〉
|
|
次韻張芻諫議燕集解釋:
《次韻張芻諫議燕集》是蘇轍在宋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淮陽臥閣生清風,
梁園坐嘯囹圄空。
不知何術(shù)解髖髀,
但覺羈客忘樊籠。
樽罍灑落談笑地,
塵埃脫去文書藂。
清心漸欲無一事,
少年空記揮千鐘。
近傳移鎮(zhèn)股肱郡,
復恐入覲明光宮。
人生聚散不可料,
一杯相屬時方冬。
浮陽似欲作飛霰,
想見觀闕瓊花中。
孝王會集猶可繼,
莫嫌作賦無枚翁。
譯文:
在淮陽的臥閣中生出清風,
在梁園中坐著吟唱,囹圄(指監(jiān)獄)卻空空蕩蕩。
不知道是什么方法解除了髖髀的疼痛,
只覺得作為羈押的客人忘卻了樊籠。
酒杯灑落在談笑之地,
塵埃脫去了文書的塵垢。
內(nèi)心漸漸希望沒有任何事情可做,
年輕時只記得揮舞千鐘。
近來傳言要調(diào)動鎮(zhèn)守的地方,
但又擔心進入明光宮覲見。
人生的聚散是無法預料的,
只有在共享一杯的時候才感到冬天的寒冷。
浮陽似乎要變成飛舞的雪花,
想象著在觀闕(指宮殿門前)中看到瓊花(美麗的花朵)。
即使孝王的聚會仍然可以繼續(xù),
請別嫌棄我寫的賦詩不及枚翁(古代文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蘇轍獨特的筆觸表達了他內(nèi)心的情感和思考。詩中的景物和情感相互映襯,以對比的手法展現(xiàn)了詩人的心境。
首先,詩人描述了自己在淮陽的臥閣中享受清風和在梁園中吟唱的情景。這是一種對自由和寄托的向往,與囹圄空空的形象形成鮮明對比。詩人覺得自己像是一位羈押的客人,卻在忘卻樊籠的同時發(fā)現(xiàn)了內(nèi)心的寧靜與自在。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灑落在談笑之地的酒杯,象征著塵埃脫去了塵垢,擺脫了文書束縛的狀態(tài)。他希望自己的內(nèi)心漸漸沒有任何事情可做,只保留清凈的心境。年輕時的記憶則是揮舞千鐘,表達了對青春時光的懷念和豪邁不羈的情感。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談及近來傳聞要調(diào)動他鎮(zhèn)守的地方,卻擔心進入明光宮覲見,表現(xiàn)出對未來的不確定和憂慮。他思考人生的聚散無常,以一杯共享的時刻暗示了人生中短暫的相聚和離別,同時也暗示了歲月的流逝和冬天的寒冷。
詩的最后部分,詩人用浮陽似欲作飛霰的形象描繪了飛舞的雪花,想象著在觀闕中看到美麗的瓊花。這表達了對美好的向往和對高尚境界的追求。他提到孝王的會聚仍然可以繼續(xù),表達了對友誼和團聚的珍視,同時也表示自己寫的賦詩不及古代文人枚翁之作,謙遜而自嘲。
整首詩以對比的手法展現(xiàn)了詩人內(nèi)心的思考和情感。通過描繪自由與囹圄、清凈與紛擾、聚散與離別的對比,表達了對自由、寧靜和美好境界的追求,以及對人生的短暫和無常的感慨。詩詞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隱喻,語言簡練而富有韻味,展現(xiàn)了蘇轍獨特的詩歌才華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