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王適春雨 / 作者:蘇轍 |
久遭客禁往還稀,風雨蕭條只自知。
春色有情猶入眼,客愁無賴巧侵眉。
山僧寄語收茶日,野老留人供社時。
久住不須嫌寂寞,此間偏與拙相宜。
|
|
次韻王適春雨解釋:
《次韻王適春雨》是蘇轍(蘇軾)在宋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久遭客禁往還稀,
風雨蕭條只自知。
春色有情猶入眼,
客愁無賴巧侵眉。
山僧寄語收茶日,
野老留人供社時。
久住不須嫌寂寞,
此間偏與拙相宜。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蘇轍被客人限制不能經(jīng)常外出,使得他感到孤獨和寂寞。他自己感受到了風雨的凄涼,只有自己知道內(nèi)心的苦悶。盡管外面的春天美景仍然進入他的眼簾,但客人的愁苦卻不請自來,使他的眉頭愈發(fā)沉重。然而,山中的僧人給他寄來了一些茶葉,野老也留下他參加社會活動的時間。長時間居住在這里并不需要嫌棄孤寂,因為這個地方特別適合他這樣的隱士。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作者被客人限制而不能自由往來的狀態(tài),表達了他的孤獨和寂寞之情。蘇轍善于以個人感受來揭示人生的真實感受,他用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自己的心情。他以自然景物和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相對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盡管外界的春天美景依然存在,但作者卻無法真正享受其中,因為客人的限制給他帶來了愁苦。然而,詩中出現(xiàn)的山僧和野老給了他一些慰藉,使他覺得這個地方對他來說是合適的。整首詩以寥寥數(shù)語表達了作者內(nèi)心的情感,展示了蘇轍細膩的情感描寫和對生活的深刻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