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講律李司理憲見贈 / 作者:蘇轍 |
強將羔雁聘黃晞,破褐疏巾倚夕暉。
禮律縱橫開卷盡,齏鹽冷落待賢非。
日高幾案弦歌罷,夜永窗扉燈火微。
猶喜江邊莫春近,舞雩風雨得同歸。
|
|
次韻講律李司理憲見贈解釋:
《次韻講律李司理憲見贈》是蘇轍于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強將羔雁聘黃晞,
破褐疏巾倚夕暉。
禮律縱橫開卷盡,
齏鹽冷落待賢非。
日高幾案弦歌罷,
夜永窗扉燈火微。
猶喜江邊莫春近,
舞雩風雨得同歸。
中文譯文:
勇將將士們若是招募黃昏時的鵝和鴨,
穿著破舊的衣裳、披著破巾,倚著夕陽。
禮儀和法律的書籍縱橫開卷,已經讀盡,
卑鄙貪婪的人失寵了,等待著賢明的人來臨。
太陽升得高了,琴歌已經結束,
夜晚變得漫長,窗戶和門微微透著燈火。
我依然喜歡江邊,不要春天太快來臨,
在舞雩祭祀中,風雨可以一同歸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蘇轍以次韻對李司理憲的贈詩。詩中展現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現象的批判和對理想境界的向往。
首先,詩中提到了將士們招募黃昏時的鵝和鴨,破舊的衣裳和巾帽,倚在夕陽下。這是對當時社會現象的批判,暗指朝廷官員招募的將士不是真正的英雄,而是一些卑鄙貪婪之徒。
接著,詩中提到禮儀和法律的書籍已經讀盡,齏鹽冷落,等待著賢明的人來臨。這是對社會道德淪喪的揭示,也是對賢明人才的期待。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描述了白天的結束和夜晚的來臨,窗戶和門微微透著燈火。這里通過對時間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冷漠和對理想境界的向往。
最后,作者表達了對江邊的喜愛,并希望春天不要太快到來,希望在舞雩祭祀中,風雨可以一同歸來。這里江邊的喜愛和對舞雩祭祀的向往,體現了作者對自然與傳統文化的熱愛和追求,也表達了對和諧統一的渴望。
整首詩詞以對現實社會的批判和對理想境界的向往為主題,通過對將士、禮儀法律、日夜變化和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社會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