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廳前柏 / 作者:蘇轍 |
穉柏如嬰兒,冉冉三尺長。
移根出澗石,植干對華堂。
重露恣膏沐,清風時抑揚。
我老不耐寒,憐汝堪風霜。
朝夕望爾長,尺寸常度量。
知非老人伴,可入諸孫行。
想見十年後,檐前蔚蒼蒼。
人來顧汝笑,誦我此詩章。
|
|
廳前柏解釋:
《廳前柏》是宋代文學家蘇轍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廳前的柏樹,像一個嬰兒一樣,漸漸地長大了三尺。它的根從澗石中生長出來,樹干矗立在華堂前。清晨的露水沐浴它,清風時而吹拂。我年老體弱,不能忍受寒冷,可憐你能經受風霜。我朝夕期盼著你的成長,以尺寸來衡量。雖然你不是我的老伴,但將來你能陪伴我的子孫們。想象著十年后,你在屋檐下郁郁蔥蔥。當人們來看你時,會為你的成長而笑,并背誦我的這首詩。
詩意和賞析:
《廳前柏》以描寫一棵柏樹的成長為主題,通過對柏樹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和時間的思考。詩中,柏樹象征著生命的延續和堅強的意志,而作者則代表著衰老和漸行漸遠的時光。
在詩中,柏樹從一個嬰兒般的小樹長大成人,象征著生命的成長和壯大。它的根扎在澗石中,樹干矗立在華堂前,展示了柏樹堅韌的生命力和堅守的精神。
詩中的清晨露水和清風則代表著歲月的流轉和變化,柏樹能夠承受露水的沐浴和清風的吹拂,暗示著它的堅強和不屈不撓的品質。
然而,作者自己卻感到年老體弱,無法忍受寒冷。他憐惜柏樹能夠經受得住風霜,看到它的成長,也希望在未來的歲月里,柏樹能夠陪伴自己的子孫們。
最后,作者展望了十年后的景象,想象著柏樹郁郁蔥蔥的模樣,當人們來看它時,會為它的成長而笑,并背誦作者的這首詩。這表達了作者對柏樹生命力的贊美和對自己作品流傳的期望。
整首詩以柏樹為主題,通過對柏樹的描寫和自己的感嘆,表達了作者對生命、時間和成長的思考。它既揭示了生命的脆弱和衰老的無奈,又表達了對堅韌和生命力的贊美,展現了對子孫后代的期盼和對作品傳世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