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偈呈似壽老 / 作者:范成大 |
法法剎那無住,云何見在去來。
若覓三心不見,便從不見打開。
孟說所過者化,莊云相代乎前。
何處安身立命?饑餐渴飲困眠。
|
|
二偈呈似壽老解釋:
詩詞:《二偈呈似壽老》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法法剎那無住,
云何見在去來。
若覓三心不見,
便從不見打開。
孟說所過者化,
莊云相代乎前。
何處安身立命?
饑餐渴飲困眠。
中文譯文:
法法瞬息無常,
如何能看到它的去來。
若要尋找三心(指心、意、識)卻找不到,
就從找不到的地方著手。
孟子所說的事物轉化,
莊子所言的道理相繼前來。
在何處尋找立身立命之處?
饑餓進食、口渴飲水、疲倦入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范成大寫給似壽老的二偈,表達了生活和人生的無常和變化。詩中使用了佛教的概念和哲理,表達了一種超越世俗的思考。
詩的開頭寫道,“法法瞬息無常”,意味著一切事物都在瞬息萬變之中,沒有固定不變的形態(tài)。接著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何能看到它的去來”,暗示人們很難準確地捕捉到事物變化的過程。
接下來的兩句,“若要尋找三心卻找不到,就從找不到的地方著手”,探討了人的內(nèi)心世界和意識的無常。三心指的是心、意和識,它們是人的內(nèi)在感知和認知的基礎,但詩中暗示這些內(nèi)心的存在并不容易被捕捉到,我們應該從找不到的地方去尋找真正的答案。
在下半部分的兩句中,“孟子所說的事物轉化,莊子所言的道理相繼前來”,引用了孟子和莊子的思想,表達了事物的轉化和道理的傳承。這里提到了兩位古代哲學家,暗示了詩人對思想和智慧的追求。
最后兩句,“在何處尋找立身立命之處,饑餓進食、口渴飲水、疲倦入眠”,表達了一個關于生活的哲理。詩人在問自己在這瞬息萬變的世界中如何找到立身立命之處,他通過描述基本的生活需求,如進食、飲水和休息,傳遞了一種簡樸的生活態(tài)度和對內(nèi)心平和的追求。
整首詩詞通過佛教的概念和哲理,表達了對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強調(diào)了無常和變化的本質,以及在這個變化的世界中如何尋找內(nèi)心的平和與立足之地。范成大以簡練而深刻的語言,讓讀者思考生活的本質,并追求超越世俗的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