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晁元忠西歸十首 / 作者:黃庭堅 |
前有熊羆咆,後有虎豹號。
已出澗谷底,更陟山阪高。
五日一并食,十年一縕袍。
未知歸宿處,豈憚鞍馬勞。
|
|
次韻晁元忠西歸十首解釋:
《次韻晁元忠西歸十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述了晁元忠西歸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他的敬佩和祝福之情。
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前有熊羆咆,後有虎豹號。
已出澗谷底,更陟山阪高。
五日一并食,十年一縕袍。
未知歸宿處,豈憚鞍馬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晁元忠西歸的場景為主線,展現(xiàn)了他所面臨的挑戰(zhàn)和困難。第一句“前有熊羆咆,後有虎豹號”,形象地描繪了前方有熊羆咆哮,后方有虎豹咆哮的危險情景,暗示著他面臨的困難和艱險。
接著,詩中寫道他已經(jīng)“出澗谷底,更陟山阪高”,表明他已經(jīng)跨過了深谷和陡峭的山坡,克服了重重困難,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詩的后半部分強調(diào)了晁元忠在西歸途中的艱辛和奮斗。他“五日一并食,十年一縕袍”,意味著他在艱苦的條件下,每五天才能有一頓飯吃,十年才能有一件破舊的衣袍。這揭示了他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所付出的艱辛和犧牲。
最后兩句“未知歸宿處,豈憚鞍馬勞”,表達了晁元忠對未來歸宿的不確定和對艱苦勞累的不畏懼。他不畏懼長途跋涉和辛勞,堅定地追隨自己的理想,不知道最終的歸宿在何處。
整首詩通過描繪晁元忠的西歸之路,表達了作者對他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精神的贊美和祝福。作者以簡潔有力的語言,抓住關(guān)鍵的場景和情感,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西歸者的艱辛和追求理想的堅定信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