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同心之言其臭如蘭為韻寄李子先 / 作者:黃庭堅 |
流水鳴無意,白云出無心,水得平淡處,渺渺不厭深。
云行不能雨,還歸碧山岑。
斯人似云水,廊廟等山林。
|
|
以同心之言其臭如蘭為韻寄李子先解釋:
詩詞:《以同心之言其臭如蘭為韻寄李子先》
朝代:宋代
作者:黃庭堅
流水鳴無意,
白云出無心,
水得平淡處,
渺渺不厭深。
云行不能雨,
還歸碧山岑。
斯人似云水,
廊廟等山林。
中文譯文:
流水無意地鳴響,
白云無心地升起,
水在平淡處得以安寧,
廣闊無垠,令人深迷。
云雖飄行卻無法降雨,
終將回歸碧綠的山岑。
這個人如同云和水,
與廊廟、山林等自然景物相得益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黃庭堅對自然的觀察和對人生的思考。作者通過描繪流水鳴響和白云升起的景象,表達了自然界的無意和無心,它們并不追求特定的目標或意義。水在平淡處得以安寧,而廣闊的景色令人陶醉,彰顯出自然界的深遠和宏偉。
云雖然飄行在天空,卻無法降雨,最終還是回歸到碧綠的山岑之中。這里可以理解為人生的追求和歸宿。人們追求各種目標,但有時卻難以實現,最終回歸到內心的平靜和寧靜之中,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慨。作者認為這個人如同云和水一般,與廊廟、山林等景物相得益彰。這里廊廟等山林可能象征著人世間的事物和追求,而人與自然的交融則給予了人生更深的意義和價值。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自然的觀察和人生的思考,通過對流水、白云和人的比喻,傳達出一種寧靜和深遠的情感,引發讀者對生命和自然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