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感春五首 / 作者:黃庭堅 |
我與子桑友,既往雨彌旬。
交情未曾改,天地忽趨新。
東風無行跡,佳氣滿城闉。
麥苗生陂隴,嘆息不食陳。
誰能裹飯來,定是寂寞人。
一曲古流水,試拂弦上塵。
古木少生意,輪囷臥河濱。
慚愧桃與李,相隨見陽春。
|
|
次韻感春五首解釋:
《次韻感春五首》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與子桑友,既往雨彌旬。
交情未曾改,天地忽趨新。
東風無行跡,佳氣滿城闉。
麥苗生陂隴,嘆息不食陳。
誰能裹飯來,定是寂寞人。
一曲古流水,試拂弦上塵。
古木少生意,輪囷臥河濱。
慚愧桃與李,相隨見陽春。
詩意:
這首詩是黃庭堅寫給他的好友子桑的五首詩之一。詩人與子桑的友情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長時間的相知相惜,雖然這段時間里有過大雨,但他們的交情并沒有因此改變。他們的友情在這新的天地中變得更加珍貴。東風吹來,沒有留下痕跡,但帶來了美好的氣息彌漫整個城市。麥苗在陂隴間生長,詩人不禁嘆息,心情沉重。他想要尋找一個能為他包飯的人,因為那個人一定是孤獨寂寞的。他試著彈起一曲古老的流水樂曲,希望能拂去琴弦上的塵埃。古木靜默無聲,只有輪囷臥在河邊。詩人感到愧疚,因為他與桃花和李花相伴,卻沒有能和它們一起見到陽春的機會。
賞析:
這首詩以抒發(fā)詩人對友情和生活的感慨為主題,展現(xiàn)了黃庭堅細膩的情感和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能力。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nèi)心情感,傳達了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詩中的雨彌旬和天地忽趨新,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萬物變遷之快。東風無行跡,佳氣滿城闉,展現(xiàn)了春天的氣息彌漫在城市的每個角落,給人一種愉悅的感覺。
詩人借麥苗生陂隴的景象,表達了自己對生活的憂慮和對時光流逝的感嘆。他希望能找到一個能為他包飯的人,暗示了他內(nèi)心的孤獨和寂寞。
詩人試拂弦上塵,表達了對古老音樂的追求和對塵世瑣事的排遣。古木少生意,輪囷臥河濱,描繪了寂靜的自然景象,與詩人內(nèi)心的孤寂相呼應(yīng)。
最后兩句“慚愧桃與李,相隨見陽春”,詩人以自己和桃花、李花的比喻,表達了對自己無法享受陽春的愧疚之情。
整首詩情感細膩,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內(nèi)心情感的抒發(fā),展示了詩人對友情和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內(nèi)心情感的抒發(fā),展示了詩人對友情和生活的思考和感悟。整體氛圍雖然略帶憂愁,但也透露出對友情珍視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這首詩以其深情而蘊含哲理的表達方式,展示了黃庭堅才華橫溢的詩歌才能和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