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謫居黔南十首 / 作者:黃庭堅 |
霜降水反壑,風落木歸山。
冉冉歲華晚,昆蟲皆閉關。
|
|
謫居黔南十首解釋:
《謫居黔南十首》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霜降水反壑,
風落木歸山。
冉冉歲華晚,
昆蟲皆閉關。
中文譯文:
霜降水凝谷,
風吹落葉歸山。
歲月漸漸衰老,
昆蟲皆進入冬眠。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黃庭堅在黔南地區的謫居生活。黔南地區的秋天已經到了霜降的時節,山谷中的水凝結成冰,寒冷逼人。秋風吹落了樹木上的葉子,它們在風中飄蕩,最終歸于大山之中。歲月漸漸衰老,時間的流逝使得自然界的景象逐漸消退。昆蟲們也感受到了寒意,紛紛閉關進入冬眠,等待春天的到來。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勾勒出了黃庭堅謫居黔南的景象。通過描寫自然界的變化,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生命的無常。霜降和風落木歸山的描寫,展示了自然界的寒冷和凋零,與作者內心的孤獨和離鄉之苦相呼應。歲華晚暮的描繪,讓人感受到時間的無情流逝和生命的短暫。最后一句昆蟲皆閉關,象征了自然界的休眠,也可以理解為黃庭堅自身的孤獨和離群的心情。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傳遞了作者的情感,展現了宋代士人的憂國憂民之心以及在異鄉的無奈與孤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