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謫居黔南十首 / 作者:黃庭堅 |
嘖嘖雀引雛,梢梢箸成竹。
時物感人情,憶我故鄉曲。
|
|
謫居黔南十首解釋:
《謫居黔南十首》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嘖嘖雀引雛,
梢梢箸成竹。
時物感人情,
憶我故鄉曲。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黃庭堅在黔南謫居時的感受與思念。詩中以雀鳥引領幼雛、箸子制成竹子的形象來抒發詩人對當地自然景物的感動,同時勾起了他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單而質樸的描寫,表達了黃庭堅在黔南謫居時的心境和情感。首兩句以雀鳥引領幼雛、箸子制成竹子的形象,展示了大自然中生命的延續和物之所感的情境。雀鳥引領雛鳥,箸子通過加工成為竹子,都體現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循環和秩序。這種自然景象引發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物我相感的思考。
接著,詩人提到“時物感人情”,表達了他對自然景物所包含的情感和思緒的體察。在黔南的謫居生活中,詩人通過感悟自然界的變化和生命的延續,感受到了人類情感的共通之處。這種感悟與思考引發了他對故鄉的鄉愁和思念。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將詩人的感受和思考表達得深入淺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詩人將個人的情感與普遍的人生意義相結合,表達了對故鄉和生命的思念之情。這首詩詞展現了黃庭堅敏銳的觀察力和對生命哲理的思考,同時也表達了他對家鄉情感的深深眷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