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起荊江亭即事十首 / 作者:黃庭堅 |
維摩老子五十七,大圣天子初元年。
傳聞有意用幽側,病著不能朝日邊。
|
|
病起荊江亭即事十首解釋:
《病起荊江亭即事十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病起荊江亭即事十首
維摩老子五十七,
大圣天子初元年。
傳聞有意用幽側,
病著不能朝日邊。
中文譯文:
維摩老子五十七,
大圣天子初元年。
傳聞有意用幽側,
病著不能朝日邊。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黃庭堅在病中所寫的十首即興詩。第一句提到了維摩老子,指的是佛教經典《維摩經》中的一位出家老僧,他年過五十七。第二句描繪了大圣天子(指皇帝)初登基的情景,表達了新的一年的希望和祝福。第三句提到傳聞有人希望作者能夠隱居幽靜的地方,遠離喧囂。最后一句表達了作者因病不能親自到宮廷朝拜皇帝的遺憾。
賞析:
黃庭堅以清新自然、含蓄典雅的風格著稱,這首詩詞也體現了他的寫作特點。詩中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作者病中的景象和心情。維摩老子五十七歲,象征著智慧和老成,與大圣天子初登基形成對比,突出了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傳聞中有人希望作者能遠離塵囂,選擇幽靜的地方,這體現了作者追求心靈自由和寧靜的愿望。最后一句表達了作者因病無法親自朝拜皇帝而感到遺憾,流露出對官場生活的不舍和對皇權的敬畏。
整首詩詞以短小的篇幅傳遞了作者的心聲,表達了對逝去歲月的思考和對自然寧靜的向往。同時,也體現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思索和對權力的態度。通過對細微之處的觀察和描繪,黃庭堅將個人的情感與社會背景相結合,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