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世音贊六首 / 作者:黃庭堅 |
圣慈悲愿觀自在,海岸孤絕補陀巖。
貫花纓絡普莊嚴,度生如幻現微笑。
有一眾生起圓覺,即現三十二應身。
壁立千仞無依倚,住空還以自念力。
|
|
觀世音贊六首解釋:
《觀世音贊六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圣慈悲愿觀自在,
愿觀自在的圣慈悲,
海岸孤絕補陀巖。
獨立于海岸的孤巖。
貫花纓絡普莊嚴,
貫穿花纓的絡繽紛莊嚴,
度生如幻現微笑。
度化眾生如幻現微笑。
有一眾生起圓覺,
其中有一眾生覺悟圓滿,
即現三十二應身。
即刻顯現三十二相好身。
壁立千仞無依倚,
威立千仞無倚靠,
住空還以自念力。
卻在虛空中依然自持念力。
詩意:
這首詩以佛教觀世音菩薩為主題,表達了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愿望和神圣形象。詩中描繪了觀世音菩薩獨立于海岸的孤巖上,神圣而莊嚴地貫穿著花纓,微笑著度化眾生。其中一個眾生通過覺悟達到了圓滿,在即刻間顯現出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二相好身。詩中還描繪了觀世音菩薩壁立千仞,沒有任何倚靠,卻能在虛空中依然自持念力。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觀世音菩薩形象和功德的描繪,表達了佛教中慈悲觀世音菩薩的偉大和無限力量。詩人黃庭堅以簡潔而富有力量的語言,將觀世音菩薩的形象和慈悲愿望深入人心地展現出來。詩中使用了一些佛教的特定詞匯,如觀自在、度生如幻、三十二應身等,展示了佛教思想對詩人的影響和啟發。整首詩意境高遠,描繪了觀世音菩薩的超凡形象和無邊慈悲,給人以寧靜、慰藉和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