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菜贊 / 作者:黃庭堅 |
蔡蒙之下,彼江一曲。
有茹生之,可以為蔌。
蛙蠙之衣,采采盈掬。
吉蠲洗澤,不溷沙礫。
芼以辛咸,宜酒宜餗。
在吳則紫,在蜀則綠。
其臭味同,遠故不錄。
誰其發(fā)之,班我旨蓄。
維女博士,史君炎玉。
|
|
綠菜贊解釋:
《綠菜贊》是宋代詩人黃庭堅的作品。這首詩詞描繪了綠菜的形態(tài)與特點,并以此表達了作者對綠菜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蔡蒙之下,彼江一曲。
有茹生之,可以為蔌。
蛙蠙之衣,采采盈掬。
吉蠲洗澤,不溷沙礫。
芼以辛咸,宜酒宜餗。
在吳則紫,在蜀則綠。
其臭味同,遠故不錄。
誰其發(fā)之,班我旨蓄。
維女博士,史君炎玉。
詩意和賞析:
《綠菜贊》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綠菜的特點和價值。首先,詩人提到了蔡蒙,指的是長江的支流之一。詩中的"彼江一曲"意指長江蜿蜒流動的曲線。接著,詩人贊美綠菜的美味與滋補之功效,稱其為"可以為蔌",意即綠菜可以作為菜肴的重要材料。詩中提到的"蛙蠙之衣"形象地描繪了綠菜的外觀,以及采摘時豐盈的樣子。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綠菜的品質(zhì)。"吉蠲洗澤"表示綠菜洗凈后的清新與潔凈,"不溷沙礫"則強調(diào)綠菜的純凈無雜質(zhì)。詩人認為綠菜的味道適中,既適合酒食,又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他提到了吳地的紫菜和蜀地的綠菜,暗示綠菜的美味與品質(zhì)在各地都相似,沒有差別。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綠菜的渴望,并向女博士維羅文和史君炎玉發(fā)問,希望她們能夠向他提供關(guān)于綠菜的更多信息和傳播綠菜的口碑。
整首詩以簡潔、生動的語言勾勒出綠菜的形象與特點,表達了作者對綠菜的喜愛與推崇之情。通過對綠菜的描寫,詩人也間接地表達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生活的熱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