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筇竹杖贊 / 作者:黃庭堅 |
厲廉隅而不劌,故竊比於彭耽之壽。
屈曲而有直體,能獨立於雪霜之後。
伯夷食薇而清,陳仲咽李而瘦。
涪翁晝寢,蒼龍掛壁。
涪翁履危,心如鐵石。
窮山獨行,解兩虎爭。
終不使卞莊乘間,而孺子成名。
|
|
筇竹杖贊解釋:
《筇竹杖贊》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對于品質高尚、堅定不移的人格追求的贊美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厲廉隅而不劌,故竊比于彭耽之壽。
屈曲而有直體,能獨立于雪霜之后。
伯夷食薇而清,陳仲咽李而瘦。
涪翁晝寢,蒼龍掛壁。
涪翁履危,心如鐵石。
窮山獨行,解兩虎爭。
終不使卞莊乘間,而孺子成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對一種高尚人格追求的贊美為主題,通過對歷史上一些具有崇高品質的人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自己對于道德和精神追求的敬仰。詩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既有歷史上的傳世名人,又有詩人自己的創造,通過對這些人物的贊美,詩人表達了對于高尚品質的向往和追求。
首先,詩人通過描繪自己"厲廉隅而不劌",意指自己的品行嚴謹而不偏離正道,自比于彭耽之壽,彭耽是春秋時期的一位賢者,壽命長久,詩人通過自比表達了自己對于高壽和高尚品質的向往。
接著,詩人以屈曲而有直體,能獨立于雪霜之后來形容追求高尚品質的人。這里的"屈曲"意指經歷艱難困苦,而"直體"則表示保持堅定直正的品格。能夠在逆境中獨立自主,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
詩中還提到了伯夷和陳仲,伯夷是中國古代的賢臣,以食薇而清風聞名;陳仲是春秋時期的一位賢臣,以咽李而瘦而著稱。這些歷史上的人物都以其高尚的品質和清廉的生活方式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詩人通過引用他們的事跡,表達了對于高尚品質的贊美和向往。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涪翁晝寢和涪翁履危的場景。涪翁是一個傳說中的仙人,他在白天睡覺,夜晚則掛在壁上。涪翁履危指他行走在險峻的山路上。這里涪翁的形象象征了追求高尚品質的人,無論是在安逸的環境中還是在艱難困苦的情況下,他們都能堅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最后,詩人以窮山獨行、解兩虎爭來形容追求高尚品質的人的堅定和勇敢。窮山獨行指追求者在困境中孤身前行,解兩虎爭則表示解救他人出危難的困境。這些形象都強調了追求高尚品質的人的堅定意志和勇氣。
最后兩句"終不使卞莊乘間,而孺子成名",表達了詩人的愿望和期望。卞莊是春秋時期的一位忠誠的臣子,孺子指年少的孩子。詩人希望追求高尚品質的人不會讓卞莊這樣的忠臣乘機投降,而是能夠成就像孺子一樣的名聲,取得成功。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歷史上具有高尚品質的人物的贊美,表達了詩人對于道德追求和精神追求的敬仰和向往。詩中通過描繪這些人物的形象和事跡,展示了他們在逆境中的堅持、在困境中的勇敢和對于高尚品質的追求,表達了詩人對于這種追求的贊美和希望。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對于高尚品質的追求的價值和意義,給人以啟發和鼓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