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諸人唱和酴醾詩輒次韻戲詠 / 作者:黃庭堅 |
梅殘紅藥遲,此物共春歸。
名字因壺酒,風流付枕幃。
墜鈿香徑草,飄雪凈垣衣。
玉氣晴虹發(fā),沈材鋸屑霏。
直知多不厭,何忍摘令稀。
常恨金沙學,顰時正可揮。
|
|
見諸人唱和酴醾詩輒次韻戲詠解釋:
《見諸人唱和酴醾詩輒次韻戲詠》是宋代黃庭堅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梅花凋謝紅色藥材遲遲,這種東西都與春天回歸有關(guān)。
因為這是酒壺中的釀酒,風流事物交付給寢帳。
玉鈿掉落在芳香的小徑上,像飄雪一樣潔凈衣衫。
玉的氣息發(fā)出清晰的彩虹,沉木的碎屑飄散。
直接知道很多也不會厭倦,怎么忍心摘取那稀少的令人喜愛之物。
常常憎恨金沙學問,皺眉的時候才能正好揮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幅春天的景象,以及與之相關(guān)的富有情調(diào)的元素。梅花已經(jīng)凋謝,但紅色的殘瓣仍然存在,暗示著春天即將來臨。作者將這種景象與壺中的酒聯(lián)系在一起,將風流的意象交給了床帳之間,營造出溫馨而浪漫的氛圍。
在詩詞的后半部分,作者描述了一個芳香小徑上的場景,玉鈿掉落在草地上,猶如飄雪般潔凈。這里,玉和沉木的對比,展示了高貴與樸素的對立。玉的氣息以晴空和虹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而沉木則化為了鋸屑,從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視覺對比。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稀少之物的珍愛與不舍。他明白許多事物都是稀有的,但并不會因此感到厭倦,而是不忍心去摘取它們。最后一句提到了金沙學問,暗示作者對世俗知識的不滿,只有在皺眉的時候,才能真正揮動自己的才華。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對比手法展示了作者對春天和情感的感悟,同時也表達了對世俗的厭倦和對真正才華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