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贈惠南禪師 / 作者:黃庭堅 |
佛子禪心若葦林,此門無古亦無今。
庭前柏樹祖師意,竿上風幡仁者心。
草木同沾甘露味,人天傾聽海潮音。
胡床默坐不須說,撥盡寒灰劫數深。
|
|
戲贈惠南禪師解釋:
《戲贈惠南禪師》是黃庭堅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佛子禪心若葦林,
此門無古亦無今。
庭前柏樹祖師意,
竿上風幡仁者心。
草木同沾甘露味,
人天傾聽海潮音。
胡床默坐不須說,
撥盡寒灰劫數深。
詩意:
這首詩詞是黃庭堅以戲謔的方式贈送給惠南禪師的。詩中表達了對禪修者的贊美和敬意,以及禪修的境界與境界之間的聯系。
賞析:
這首詩詞以佛教的禪修思想為背景,表達了禪修者的心境和修行的意義。首句“佛子禪心若葦林”,比喻禪修者內心的靜默和平和,就像一片茂密的葦林一樣。接著,黃庭堅說“此門無古亦無今”,意味著這種禪修的境界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是永恒存在的。
下一句“庭前柏樹祖師意,竿上風幡仁者心”,描繪了庭院中一棵柏樹,寓意著這里是禪修祖師的地方。風吹拂著禪師的衣幡,象征著禪修者內心的慈悲與善良。
接下來的兩句“草木同沾甘露味,人天傾聽海潮音”,表達了禪修者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境界。他們和自然萬物一樣,都能感受到甘露的滋潤,傾聽大海潮音的宏偉。這也暗示著禪修者與宇宙的連接和共鳴。
最后兩句“胡床默坐不須說,撥盡寒灰劫數深”,表達了禪修者在修行中的默默坐禪和超越世俗的狀態。他們無需言語,靜靜地坐在胡床上,超越了寒灰(塵世的苦難和痛苦),超越了劫數(生死輪回的循環)。這是一種對禪修者境界的贊美和敬仰。
總的來說,黃庭堅的《戲贈惠南禪師》通過詼諧的方式表達了對禪修者的敬意和贊美,描繪了禪修的境界和意義。通過詩詞的形式,傳遞了對禪修修行者的啟迪和鼓勵,以及對禪修境界的向往和探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