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中寄景珍兼簡庚元鎮 / 作者:黃庭堅 |
傳語濠州賢刺史,隔年詩債幾時還。
因循樽俎疏相見,棄擲光陰只等閑。
心在青云故人處,身行紅雨亂花間。
遙知別後多狂醉,惱殺江南庚子山。
|
|
道中寄景珍兼簡庚元鎮解釋:
《道中寄景珍兼簡庚元鎮》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傳語濠州賢刺史,
隔年詩債幾時還。
因循樽俎疏相見,
棄擲光陰只等閑。
心在青云故人處,
身行紅雨亂花間。
遙知別后多狂醉,
惱殺江南庚子山。
詩意:
這首詩以寄托思念之情表達了黃庭堅對朋友景珍和庚元鎮的思念之情。詩人曾與他們共同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但因為時光的流逝和各自的境遇,他們已經分別多年,未能再相聚。詩人所表達的是對過去友誼的懷念和對未來重逢的期待,同時也表達了他對光陰的虛度和對江南庚子山的留戀之情。
賞析:
這首詩通過寄托思念之情,展示了詩人對友情和人生流轉的思考。首句“傳語濠州賢刺史”,表達了詩人對景珍的問候,同時也點明了他們的分別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接下來的兩句“隔年詩債幾時還,因循樽俎疏相見”,暗示了詩人與景珍的情誼,表示他們曾經共同相聚、暢談詩酒,但如今已經很久沒有再見面,詩人對此感到惋惜。緊接著,“棄擲光陰只等閑”,表達了詩人對自己虛度光陰的懊悔之情。
下半部分的詩句轉折明顯,詩人將目光投向了他們曾經共同走過的青云故地和紛紛揚揚的紅雨花間。他把心靈寄托在青云故人所在的地方,意味著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友人的思念。而“身行紅雨亂花間”則描繪了景色的美麗和變幻,詩人通過對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激動和對過去時光的回憶。
最后兩句“遙知別后多狂醉,惱殺江南庚子山”,詩人表達了對友人庚元鎮的思念,詩人知道別后他們曾經感慨萬分、痛飲忘憂。而“惱殺江南庚子山”則表達了詩人對江南庚子山的留戀之情,這座山可能是他們曾經聚會的地方,也是友情的見證。通過這兩句,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友情、自然景色和時光流轉相結合,表達了自己對友情和逝去時光的思索和感慨。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對友情和時光流轉的情感體驗,通過對過去和未來的對比,讓人們感受到了歲月變遷中的思念和留戀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