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南禪寺懷裴仲謀 / 作者:黃庭堅 |
茅亭風入葛衣輕,坐見山河表里清。
歸燕略無三月事,殘蟬猶占一枝鳴。
天高秋樹葉公邑,日暮碧云樊相城。
別後寄詩能慰我,似逃空谷聽人聲。
|
|
登南禪寺懷裴仲謀解釋:
《登南禪寺懷裴仲謀》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茅亭風入葛衣輕,
坐見山河表里清。
歸燕略無三月事,
殘蟬猶占一枝鳴。
天高秋樹葉公邑,
日暮碧云樊相城。
別後寄詩能慰我,
似逃空谷聽人聲。
中文譯文:
茅亭中的風輕輕地吹進葛衣,
坐在這里看到山和河流清晰可見。
回歸的燕子已經沒有了三月的事情,
孤零零的蟬雖然還占據一枝鳴叫。
天空高遠,秋樹上的葉子屬于公邑,
夕陽下,碧云覆蓋著樊相城。
與你分別之后,寄來的詩能夠慰藉我,
仿佛我逃離了空谷,聽到了人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黃庭堅登上南禪寺的茅亭,感嘆著自然與人事的變遷。詩人坐在茅亭中,感受著微風輕拂自己的葛衣,眼前的山河景色清晰可見,展現出一種寧靜和清逸的心境。
詩中提到的歸燕和殘蟬,象征著季節的更迭。歸燕沒有了三月的繁忙,意味著已經過了春天,進入了秋天。而殘蟬仍在一枝上鳴叫,表明秋天已經來臨,但生命的結束卻還未到來,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無常。
接下來,詩人以天高秋樹和日暮碧云來描繪景色,展現了壯麗的自然景觀。秋天的高天和樹葉的顏色預示著時光的推移,夕陽下的碧云覆蓋著樊相城,給人以寧靜和遙遠的感受。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思念遠方的朋友裴仲謀,并寄去詩作以慰藉自己的心情。詩人感覺仿佛逃離了空谷,聽到了人聲,這種想象給他帶來了一種安慰和溫暖。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思考,同時也展示了對友誼的思念和渴望。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個人情感的結合,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感慨與情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