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鴻溝 / 作者:黃庭堅 |
英雄并世不相容,割據山川計亦窮。
溝水已東全入漢,淮陰誰復議元功。
|
|
鴻溝解釋:
《鴻溝》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英雄并世不相容,
割據山川計亦窮。
溝水已東全入漢,
淮陰誰復議元功。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但英雄們之間卻無法和平共處。山川被各個割據勢力所占據,各自為政的局面也已經到了窮途末路。溝水已經全都流入大河,表明各地的割據勢力逐漸被統一的大勢力所吞并。作者提出了一個問題,即在淮陰地區,誰還能夠重新審議并評估他們過去的功績。
賞析:
《鴻溝》是黃庭堅在宋代政治動蕩的時期創作的一首詩詞,通過對當時政治局勢的描繪,表達了他對亂世的憂慮和對英雄們無法和解的感慨。詩中的"鴻溝"象征著割據勢力之間的隔閡和不和,反映了時代的動蕩和紛爭。作者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抒發了自己對亂世的無奈和對國家統一的期望。
詩詞中的"溝水已東全入漢"表明割據勢力漸漸被大勢力所吞并,大勢所趨已經無法改變。最后兩句"淮陰誰復議元功"則提出了一個問題,淮陰地區的英雄們在統一大勢下,他們過去的功績和貢獻是否還能夠被重新評估和重視。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亂世的憂慮和對英雄們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對國家統一的期望和對英雄們功績的思念。詩詞中的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啟發,體現了黃庭堅對時代的關注和對國家命運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