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陰張澄居士隱處三詩之亨泉 / 作者:黃庭堅 |
水德通萬物,發源會時亨。
伏坎非心愿,成川且意行。
棲遲林丘下,欲渥無塵纓。
杖藜逢載酒,一瓢酌余清。
|
|
平陰張澄居士隱處三詩之亨泉解釋:
詩詞:《平陰張澄居士隱處三詩之亨泉》
朝代:宋代
作者:黃庭堅
中文譯文:
水德通萬物,
發源會時亨。
伏坎非心愿,
成川且意行。
棲遲林丘下,
欲渥無塵纓。
杖藜逢載酒,
一瓢酌余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題為《平陰張澄居士隱處三詩之亨泉》。
詩中描述了一股泉水的景象,并表達了泉水的特性和含義。黃庭堅通過泉水來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詩人說水德通萬物,意味著水具有廣泛的作用和影響力,能夠滋潤萬物,使萬物生長茂盛。這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中水的珍視和敬畏之情。
接著,詩人談到水的發源,表示水源的匯聚是亨通的象征。這里的亨通可以理解為順利和繁榮,意味著一切順利發展、萬事如意。
然后,詩人提到了伏坎非心愿,成川且意行。伏坎是六十四卦中的一個卦象,代表困難和阻礙。詩人暗示自己的心愿受到了困擾和阻礙,但他依然堅定地追求自己的意愿,努力實現目標。
在第四句中,詩人將自己比作棲息在林丘下的鳥,渴望得到水的滋潤,但又希望自己的心境純凈無塵。這里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內心寧靜和清凈的追求。
最后兩句描繪了詩人在旅途中偶然遇到的情景,他拄著拐杖,背著藜杖,遇到了攜酒而行的人。詩人與他們分享了一瓢酒,這瓢酒飲盡之后,心境更加清澈。這里的酒象征著快樂和滿足,詩人通過與他人的交流和分享,獲得了內心的寧靜和滿足。
整首詩通過描繪水的屬性和情景,抒發了詩人對自然界的敬佩和對內心追求的表達。詩中融入了對困難的堅持和對純凈心境的向往,通過與他人的交流和分享,詩人找到了內心的滿足和平靜。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載體,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悟和情感,展示了黃庭堅獨特的詩歌才華和情感表達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