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原宴坐二首 / 作者:黃庭堅 |
老作儒生不解事,江南有田歸荷鋤。
北窗風來舉書葉,猶似勸人勤讀書。
|
|
平原宴坐二首解釋:
《平原宴坐二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作儒生不解事,
江南有田歸荷鋤。
北窗風來舉書葉,
猶似勸人勤讀書。
詩意:
這首詩以自嘲的方式描述了作者黃庭堅的境遇。他自稱為老作儒生,意思是自己年紀已經不輕,但對世事并不了解。他生活在江南,有一塊田地,每天回家后都要忙著除草。然而,北窗的風吹來,卷起了書上的葉子,仿佛在勸告他要勤奮讀書。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身份和情境。黃庭堅自稱老作儒生,表達了對自身年齡的自嘲。他在江南有一塊田地,而他每天下地除草的景象被生動地描繪出來。這個場景與傳統士人的身份相對應,暗示著作者仍然忠于儒家的學問和生活方式。
詩的最后兩句運用了意象的手法,通過北窗風來舉起書上的葉子,表達了讀書的重要性和勸勉的意味。北窗風來,窗外的風指的是時代的變遷和外界的誘惑,書上的葉子則代表著知識和學問。這種意象傳達了作者對自己的警示,他希望通過閱讀來充實自己的知識,提醒自己要不斷學習,不斷進取。
整首詩以簡約的表達方式,展現了黃庭堅對自己學問的自省和對讀書的向往。它反映了宋代士人的學習態度和生活情趣,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身份和責任的思考。這首詩通過平實而含蓄的語言,傳遞了勉勵和自省的情感,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