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立之以小詩送并蒂牡丹戲答二首 / 作者:黃庭堅 |
分送香紅惜折殘,春陰醉起薄羅寒。
不如王謝堂前燕,曾見新妝并倚欄。
|
|
王立之以小詩送并蒂牡丹戲答二首解釋:
《王立之以小詩送并蒂牡丹戲答二首》是宋代詩人黃庭堅的作品。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花間游戲的場景,以及對于美景和友情的贊美之情。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送那香紅,可惜折殘,
春日陰云,醉意漸起,薄羅裙寒。
與那王謝堂前的燕子相比,
曾經看到過它們新妝麗影,依偎欄桿。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花朵和友情的感慨和贊美之情。牡丹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它被賦予了豐富的美好寓意。詩中的牡丹花以并蒂而開的形式出現,象征著美麗、和諧和友情的共融。
首句“送那香紅,可惜折殘”,表達了對花朵的遺憾和珍惜。花兒雖然美麗,但它們的生命是短暫的,像是被人摘下來一樣,有一種稍縱即逝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春日陰云,醉意漸起,薄羅裙寒”,通過描繪春天的氛圍和心情,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春日的天空多云,氛圍陰冷,與花的美景形成了對比。同時,作者也借酒濃情,表達出對美景的贊美和自己情感的激蕩。
最后兩句“與那王謝堂前的燕子相比,曾經看到過它們新妝麗影,依偎欄桿”,通過與王謝堂前的燕子作對比,突顯了牡丹花的美麗和獨特之處。燕子是另一個常見的美好象征,它們優雅地在堂前飛舞,也讓人稱贊。通過這樣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牡丹花的贊美之情,它們在美麗和魅力上不輸于燕子。
整首詩詞以寫景為主,通過對花朵的描繪和與其他元素的對比,展示了作者對美麗事物的贊美之情。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友情的向往和珍視,以及對逝去美好時光的懷念。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優美的語言,傳達了作者的情感和對美的追求,展現了黃庭堅獨特的藝術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