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老亭 / 作者:黃庭堅 |
白發蒼髯五老人,德雖不孤世無鄰。
松風忘味同戴舜,梅雨蒙頭非避秦。
筑亭風流二千石,此老入謁官不嗔。
一樽相對是賓友,學得養生通治民。
|
|
五老亭解釋:
《五老亭》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白發蒼髯五老人,
德雖不孤世無鄰。
松風忘味同戴舜,
梅雨蒙頭非避秦。
筑亭風流二千石,
此老入謁官不嗔。
一樽相對是賓友,
學得養生通治民。
中文譯文:
五位年邁的老人,白發蒼蒼,胡須蒼勁,
雖然品德不孤獨,但在世上無匹敵。
松樹風吹忘卻塵世的滋味,與舜帝同樣儀表堂堂,
梅花雨淋濕頭發,不是為了躲避秦國的侵略。
他們建造的亭子文風流雅致,有像二千石官員一樣的風范,
這位老人進宮謁見官員也不會被責備。
共享一杯酒,他們成為親友,
學會了養生之道,通曉治理國家的方法。
詩意:
《五老亭》以五位年邁的老人為主題,通過描繪他們的形象和行為來表達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這些老人雖然年事已高,但仍然保持著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他們不畏艱辛,不回避困難,與昔日的圣賢舜帝一樣,具有崇高的道德風范。他們建造的亭子象征著他們的修養和文化底蘊。這些老人不僅不被責備,還能與高官共飲一杯,成為朋友和知音。他們通過學習養生之道,也能通曉治理國家的方法,展示了智慧和才干。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五位儀表堂堂的老人形象,展示了他們的高尚品德和博學多才。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比喻,如松風、梅雨,與老人們的形象相互映襯,增強了詩的意境。詩人通過描述老人們建造的亭子和他們的行為,傳達了對修養、文化和智慧的追求,以及對友誼和善良的贊美。整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高尚人品和智慧的贊美,以及對良好人際關系和社會治理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