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王環中 / 作者:黃庭堅 |
丹霞不蹋長安道,生涯蕭條破席帽。
囊中收得劫初鈴,夜靜月明獅子吼。
那伽定後一爐香,牛沒馬回觀六道。
耆域歸來日未西,一鋤識盡婆娑草。
|
|
贈王環中解釋:
《贈王環中》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丹霞不蹋長安道,
生涯蕭條破席帽。
囊中收得劫初鈴,
夜靜月明獅子吼。
那伽定後一爐香,
牛沒馬回觀六道。
耆域歸來日未西,
一鋤識盡婆娑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遭遇的困境,同時也透露出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先,詩詞開頭兩句描述了丹霞(紅色的山巖景色)沒有踏上長安道路,生活的經歷破碎了他的席帽,這里可以理解為他在世俗世界中的失敗和頹廢。
接著,詩詞提到作者在囊中收藏了一只劫初鈴。劫初指的是時間的開始,鈴聲象征著警示和警覺。在夜晚的寂靜中,明亮的月光下,獅子發出威武的吼聲。這里意味著作者在孤獨中保持著警醒,不被外界的困境所動搖。
下一段提到了那伽定和六道。那伽定是佛教中的觀想修行,六道指的是六道輪回。牛沒馬回是指牛去了馬回,意味著作者在修行中超越了六道的束縛,達到了解脫。
最后一段描述了作者回到了耆域(指老年時期)的歸來,但太陽還沒有完全西斜。他用一把鋤頭除去了草叢中的婆娑(指雜草),這里可以理解為他對人世間的繁蕪和俗事的看透和超越。
整首詩詞以黃庭堅獨特的語言表達了他的內心體驗和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他在困境中仍能保持警醒和堅強的意志,以及在修行中追求超脫和解脫的追求。詩詞中采用了一些佛教和道教的意象和隱喻,展示了黃庭堅對宗教和哲學思想的關注和研究。整體上,這首詩詞既表達了作者的個人情感,又具有普遍的人生思考和價值追求,展示了黃庭堅作為一位文學家和思想家的獨特風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