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元日 / 作者:黃庭堅 |
會朝四海登圖籍,絳闕清都想盛容。
春色已知回寸草,霜威從此霽寒松。
飲如嚼蠟初忘味,事與浮云去絕蹤。
四十九年蘧伯玉,圣人門戶見重重。
|
|
次韻元日解釋:
《次韻元日》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會朝四海登圖籍,
絳闕清都想盛容。
春色已知回寸草,
霜威從此霽寒松。
飲如嚼蠟初忘味,
事與浮云去絕蹤。
四十九年蘧伯玉,
圣人門戶見重重。
詩意:
這首詩詞以元日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新年的思考和感慨。詩人黃庭堅在元日這一特殊的時刻,回顧自己的人生經歷并思考人世間的變遷和無常。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哲理和感慨。下面逐句進行賞析:
1. "會朝四海登圖籍":意為參加朝廷的考試,希望能夠在四方海內留下自己的名字,成為歷史的一部分。這句表達了作者的壯志和追求,展示了他對個人成就和名望的向往。
2. "絳闕清都想盛容":絳闕即宮殿的紅墻,清都指京城。這句表達了詩人對帝王之都的向往,他想象著自己的才華能夠得到皇室的賞識和重用。
3. "春色已知回寸草":春天的景色已經知道,寸草即指新生的小草。這句表達了詩人對時間的感慨,意味著歲月的流逝和事物的更迭。
4. "霜威從此霽寒松":霜威即嚴寒的威力,霽指天氣放晴。這句表達了詩人希望經歷過冬天的嚴寒后,松樹能夠重新挺立起來,象征堅韌不拔的精神。
5. "飲如嚼蠟初忘味,事與浮云去絕蹤":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世事和名利的淡漠態度。飲嚼蠟初忘味意味著對物質享受的厭倦,事與浮云去絕蹤則表示對功名利祿的淡然看待。
6. "四十九年蘧伯玉,圣人門戶見重重":蘧伯玉是指黃庭堅自己。這句表達了詩人在四十九年的人生中,他的才華和貢獻能夠得到圣人(指當時的皇帝)的賞識和重視。
整首詩詞通過對朝廷仕途、自然變遷和個人追求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名利和浮華世界的超越,追求內心的寧靜和淡泊。它通過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語言,給人以深思和啟示,展示了黃庭堅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哲學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