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渡河 / 作者:黃庭堅 |
客行歲晚非遠游,河水無情日夜流。
去年排堤注東郡,詔使奪河還此州。
憶昔冬行河梁上,飛雪千里曾冰壯。
人言河源凍徹天,冰底猶聞沸驚浪。
|
|
渡河解釋:
《渡河》是黃庭堅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客行歲晚非遠游,
河水無情日夜流。
去年排堤注東郡,
詔使奪河還此州。
憶昔冬行河梁上,
飛雪千里曾冰壯。
人言河源凍徹天,
冰底猶聞沸驚浪。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渡河的情景,表達了歲月的流逝和河水的無情。詩中提到了一段往事,去年曾經有官員篡奪了河流,使河水改道,流向了東郡,現在又被命令改回原來的州。作者回憶起過去冬天渡河的情景,那時飛雪紛飛,河面結冰,景象壯觀。有人說河源凍結到了天空,冰底甚至能聽到沸騰的聲音和驚濤駭浪。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河流的變遷和歲月的流逝,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世事的變幻。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去年和現在的情況對照起來,突顯了時間的流轉和河水的無情。作者以自然景物為背景,抒發了自己對歲月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詩中的冰雪景象和河流的凍結,給人以寒冷和堅固的感覺,與人生中的變故形成了對比。
此外,詩中還暗示了權力的干預和破壞對自然的影響。官員篡奪河流的行為,改變了河道的走向,破壞了自然的平衡。作者對這種行為抱有憂慮和不滿,通過描寫冰底的沸騰聲和驚濤駭浪,表達了自然對人類行為的不屈和反抗。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對比和隱喻,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權力干預的思考和感慨。
總的來說,黃庭堅的《渡河》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河流的變遷和自然的力量,抒發了對歲月流轉、權力干預的思考和感慨,展示了作者的深情和對人生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