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晁張和答秦覯五言予亦次韻 / 作者:黃庭堅 |
山林與心違,日月使鬢換。
儒衣相詬病,文字奉娛玩。
自古非一秦,六籍蓋多難。
詩書或發冢,熟念令人惋。
秦君銳本學,驥子已血汗。
相期驂天衢,伯樂嘗一盼。
士為欲心縛,寸勇輒尺懦。
要當觀此心,日照云霧散。
扶疏萬物影,宇宙同璀璨。
置規豈惟君,亦自警弛慢。
|
|
晁張和答秦覯五言予亦次韻解釋:
《晁張和答秦覯五言予亦次韻》是宋代黃庭堅所作的一首詩。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林與心違,日月使鬢換。
儒衣相詬病,文字奉娛玩。
自古非一秦,六籍蓋多難。
詩書或發冢,熟念令人惋。
秦君銳本學,驥子已血汗。
相期驂天衢,伯樂嘗一盼。
士為欲心縛,寸勇輒尺懦。
要當觀此心,日照云霧散。
扶疏萬物影,宇宙同璀璨。
置規豈惟君,亦自警弛慢。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對士人的思考和警示。詩人把山林與內心的追求對立起來,暗示著現實生活與內心追求的不協調。他提到了文人穿著傳統的儒衣,卻受到了批評和詬病,因為他們的文字作品被視為娛樂消遣而非真正的學問。詩中提到了秦朝以來的六經,指的是經書的學習非常困難,而對于詩書的熟讀卻令人感到惋惜。詩人贊揚了秦朝的君主銳意學習,但也提到了那些像驥子一樣努力奮斗的人,他們已經付出了血汗。最后,詩人呼吁人們要關注自己的內心,擺脫欲望的束縛,勇敢面對挑戰。只有當我們能夠審視自己內心的真實,我們才能擺脫煩惱和困惑,使萬物的影子都變得明朗,宇宙才會變得輝煌。他同時也提醒自己和其他人要自我警醒,不要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和規范。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士人的境遇和內心的思考,抒發了詩人對于人生追求和價值觀的思考。詩人以山林與心靈的對立來象征現實與理想的沖突,表達了對于現實生活的不滿和對內心世界的追求。他對傳統文人的批評和警示,體現了對于學術和文化的真正關注和擔憂。通過提到秦朝的六經和對秦君銳意學習的贊揚,詩人呼吁人們要保持對學問的敬畏和努力,不要輕視文字和學問的重要性。最后,詩人通過呼吁觀照內心,超越欲望束縛,達到心靈的解放和宇宙的輝煌,展現了對于人生境界的追求和思考。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明確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價值和精神境界的思考,具有啟示和警示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