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嘲小德 / 作者:黃庭堅 |
中年舉兒子,漫種老生涯。
學語囀春鳥,涂窗行暮鴉。
欲嗔王母惜,稍慧女兄夸。
解著潛夫論,不妨無外家。
|
|
嘲小德解釋:
《嘲小德》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所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黃庭堅中年時期的生活狀態,以及他對于世俗功名和家庭瑣事的嘲諷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中年舉兒子,
漫種老生涯。
學語囀春鳥,
涂窗行暮鴉。
欲嗔王母惜,
稍慧女兄夸。
解著潛夫論,
不妨無外家。
詩詞的意境主要表達了黃庭堅在中年階段撫養兒子、悠閑度日的生活狀態。他以詩詞的形式記錄自己與自然界的互動,通過觀察春天的鳥兒囀鳴、傍晚飛過窗前的烏鴉,表達了自己與自然的交流與融合。
在詩詞中,黃庭堅也表達了對于一些家庭瑣事和世俗功名的嘲諷。他提到了"王母",指的是傳說中掌管人間壽命的神仙,暗示了自己對于衰老和有限壽命的無奈和不滿。他也提到了"女兄",可能是指自己的姐姐,略顯得自夸,暗示了對家庭中一些瑣事的看淡和不以為然。
最后兩句"解著潛夫論,不妨無外家"表達了黃庭堅的思考和態度。"解著潛夫論"指的是黃庭堅自己的著作《潛夫論》,這是一本討論修身養性的書籍。通過提到這本書,黃庭堅表達了自己對于追求內心修養的重要性的思考。"不妨無外家"則是他的態度,意味著他并不在乎外界的評價和功名,更加注重內心的平和和修養。
這首詩詞展現了黃庭堅中年時期的生活態度和思考,以及對于世俗瑣事和功名利祿的嘲諷。它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家庭瑣事的嘲諷,表達了黃庭堅對于內心修養和平和生活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