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子真會靈源廟池亭 / 作者:黃庭堅 |
系馬著堤柳,置酒臨魏城。
人賢心故樂,地曠眼為明。
十年風煙散,邂逅集此亭。
悲歡更世故,談話及平生。
折腰督郵前,勉強不見情。
世味曾淡薄,心源留粹精。
晴云有高意,闊水無湍聲。
誰言王安豐,定識阮東平。
|
|
次韻子真會靈源廟池亭解釋:
《次韻子真會靈源廟池亭》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系馬著堤柳,
置酒臨魏城。
人賢心故樂,
地曠眼為明。
十年風煙散,
邂逅集此亭。
悲歡更世故,
談話及平生。
折腰督郵前,
勉強不見情。
世味曾淡薄,
心源留粹精。
晴云有高意,
闊水無湍聲。
誰言王安豐,
定識阮東平。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在靈源廟池亭上的一次相聚。他系住馬匹,依偎在堤岸的垂柳下,擺下酒宴,俯瞰著魏城。他感到與聚會中的賢人們心靈相通,周圍的景色寬廣明亮。
詩人回顧過去十年,風煙散去,此刻在這個池亭上偶遇,分享著悲歡離合和各自的世事經歷,談論彼此的人生。他折腰迎接著郵遞員,勉強隱藏內心的情感。他感慨世俗的滋味曾經淡薄,但心靈的源泉卻保留著純粹的精華。
晴朗的云彩中蘊含著高遠的意境,寬廣的水面上沒有湍急的聲音。詩人提到了王安豐和阮東平,暗示了他們的名字并表達了對他們的敬意和贊揚。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一次詩人的相聚場景。通過詩人的感受和思考,展示了他對人生和世事的深刻領悟。
詩中運用了景物描寫和內心感受的對比,表達了詩人與賢人們的心靈契合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他們在這個池亭上聚會,不僅分享各自的喜怒哀樂,也思考人生的意義和世俗的沖突。
詩人用“折腰督郵前,勉強不見情”表達了內心情感的壓抑,暗示了他在世俗中的遭遇和無奈。然而,他仍然堅守內心的淡泊和純粹,認為心靈的源泉是純粹的精華所在。
最后的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高尚人物的贊美和敬仰,通過他們的名字,傳遞出對他們品德和才華的肯定。
整首詩通過對人情世故和內心感受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對純粹心靈追求的堅持和對高尚品質的贊揚,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感人的情感表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