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高士敦赴成都鈐轄二首 / 作者:黃庭堅 |
玉鈐金印臨參井,控蜀通秦四十州。
日下書來望鴻雁,江頭花發醉貔貅。
巴滇有馬駒空老,林箐無人葉自秋。
能為將軍歌此曲,鳴機割錦與纏頭。
|
|
送高士敦赴成都鈐轄二首解釋:
《送高士敦赴成都鈐轄二首》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玉鈐金印臨參井,
控蜀通秦四十州。
日下書來望鴻雁,
江頭花發醉貔貅。
巴滇有馬駒空老,
林箐無人葉自秋。
能為將軍歌此曲,
鳴機割錦與纏頭。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高士敦去成都擔任鈐轄的場景。詩人表達了對高士敦的贊賞和祝福,同時也抒發了自己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詞以精練的語言勾勒出了送別場景的壯麗氛圍。首兩句描繪了高士敦接受重任,代表朝廷掌管蜀地和秦地的局面。"玉鈐金印臨參井,控蜀通秦四十州",形象地表達了他的威嚴和權力。接下來的兩句"日下書來望鴻雁,江頭花發醉貔貅",表達了他在成都接受朝廷命令,遠離故鄉,詩人以自然景物來形容離別的情感,鴻雁歸來的時節,花開的美景,以及醉態的貔貅,突出了離別的悲傷之情。
詩的后兩句"巴滇有馬駒空老,林箐無人葉自秋",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巴滇"代表了四川和云南兩地,"有馬駒空老"意味著馬匹無人乘騎而變得憔悴,"林箐無人葉自秋"則描繪了荒涼的林間景象。這些描寫以對比的手法凸顯了離別之后,故鄉的荒蕪與無人的蕭條。
最后兩句"能為將軍歌此曲,鳴機割錦與纏頭"表達了詩人對高士敦的敬佩之情。詩人稱頌高士敦能夠擔任鈐轄之職,并以此歌頌他的功績。"鳴機割錦與纏頭"是表達對高士敦的祝愿,希望他能夠有所作為,旗幟飄揚。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離別場景和故鄉景象的描寫,表達了對高士敦的贊賞和祝福,同時也抒發了詩人對故鄉的懷念之情。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比喻和夸張手法,結構簡潔緊湊,意境深遠,展示了黃庭堅獨特的藝術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