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月鏡頌 / 作者:黃庭堅 |
月墜鏡中,無滅無生。
月雖缺半,影像圓成。
|
|
缺月鏡頌解釋:
《缺月鏡頌》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月亮掉落在鏡子里,既沒有消失也沒有產生。
月亮雖然缺了一半,它的倒影卻完整圓滿。
詩意:
《缺月鏡頌》通過描繪月亮在鏡子中的形象,表達了黃庭堅對于人生和世界的思考。詩中的月亮象征著完美和圓滿的事物,而鏡子則象征著現實世界。詩人通過月亮在鏡子中的形象,寓意著世界的不完美和人生的殘缺,然而即使在不完美和殘缺中,人們仍然可以找到圓滿和完整的一面。
賞析:
這首詩詞巧妙地運用了月亮和鏡子的意象,通過對月亮在鏡子中的形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世界的獨特見解。詩人認識到世界并非完美無缺,人生也存在著不完美和殘缺之處,但他同時也強調了在這種不完美中尋找圓滿的重要性。
詩中的"月雖缺半,影像圓成"表達了一種超越現實的境界,詩人通過鏡子中的月亮形象告訴我們,即使事物本身存在著不足和缺陷,我們仍然可以從中找到美好和圓滿的一面。這種思考方式呼應了中國古代文化中"中庸之道"的理念,即在平衡中尋求完美與和諧。
此外,詩中的語言簡練、意象鮮明,表達了詩人深邃的思想和獨特的審美觀。黃庭堅以他獨特的詩意和表達方式,使這首詩詞成為了一篇富有哲理和啟發性的作品,引發人們對生活和世界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