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龜亭留題 / 作者:黃庭堅 |
南臺西路木龜坊,乃是靈蛙贔屭藏。
從此改名杉蚵蚾,恐來吞月直須防。
|
|
木龜亭留題解釋:
《木龜亭留題》是宋代詩人黃庭堅的作品。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南臺西路木龜坊,
乃是靈蛙贔屭藏。
從此改名杉蚵蚾,
恐來吞月直須防。
這首詩的詩意是描述了一個名為木龜亭的地方。木龜亭位于南臺西路的木龜坊,它是一處靈蛙(指善于預測天象的蛙類)的聚集地。詩人提到,他們改名為杉蚵蚾,可能是因為他們擔心這些靈蛙會吞食月亮,因此需要加以防范。
這首詩的賞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1. 描繪自然:詩人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南臺西路木龜坊的景象,讓讀者感受到一個靜謐而神秘的自然場景。通過提及靈蛙,詩人增添了一種神奇的氛圍。
2. 想象與寓意:詩人將靈蛙改名為杉蚵蚾,并表達了對它們吞食月亮的擔憂。這種想象引發了讀者對奇幻與超自然的聯想,同時也暗示了人們對自然力量的敬畏與警惕。
3. 韻律與形象:這首詩采用了七絕的韻律形式,每句四個字,平仄相間,節奏流暢。詩人通過簡潔的文字和形象的描繪,使得詩意更加凝練,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神秘而奇特的自然場景,通過對靈蛙的描寫和想象,表達了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和人與自然的關系。它給人以想象空間,同時也體現了宋代詩人黃庭堅獨特的審美意識和寫作風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