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減字木蘭花(春) / 作者:黃庭堅 |
余寒爭令。
雪共蠟梅相照影。
昨夜東風。
已出耕牛勸歲功。
陰云冪冪。
近覺去天無幾尺。
休恨春遲。
桃李梢頭次第知。
|
|
減字木蘭花(春)解釋:
《減字木蘭花(春)》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寒冬爭相減退,
雪花和蠟梅相互輝映。
昨夜東風吹來,
耕牛已經開始勸耕,
烏云密布,
感到天空好像不足數尺。
不要怨恨春天來得晚,
桃花和李花的枝頭逐漸知曉。
詩意:
《減字木蘭花(春)》描繪了寒冷冬季即將過去,春天即將到來的景象。詩人使用了減字技巧,通過刻畫冬季的減退和春意的萌動,表達了對春天的期待和渴望。
賞析:
1. 減字技巧:黃庭堅在這首詩中運用了減字的手法,即在每個句子的開頭和結尾都去掉一個字,給詩詞增添了一種簡約的韻味。這種手法不僅使詩詞更加緊湊,而且使意境更加凝練。
2. 描繪季節交替:詩中通過雪花和蠟梅相互輝映的描寫,展現出冬季的減退和春意的初現。東風吹來,預示著春天的臨近。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巧妙地表達了對春天的期待和希望。
3. 對比手法:詩中使用了對比手法來突出季節的變化。冬天的寒冷和減退與春天的溫暖和蓬勃形成鮮明的對比,使讀者能夠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季節交替的變化和生機的復蘇。
4. 淡雅清新的意境:整首詩以簡短的語句和清新的意象構建了一幅淡雅的春景畫面。詩人以簡潔明了的筆觸,表達了對春天的向往和對生命的熱愛,給人以一種清新、明朗的感覺。
總體而言,黃庭堅的《減字木蘭花(春)》通過簡約而精煉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冬季減退、春天初現的景象,展示了對春天的期待和向往。這首詩詞以其清新雅致的意境,傳達了對生命和自然的贊美,給人以愉悅和舒適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