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畫堂春 / 作者:黃庭堅 |
摩圍小隱枕蠻江。
蛛絲閑鎖晴窗。
水風山影上修廊。
不到晚來涼。
相伴蝶穿花徑,獨飛鷗舞春光。
不因送客下繩床。
添火炷爐香。
|
|
畫堂春解釋:
《畫堂春》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摩圍小隱枕蠻江。
蛛絲閑鎖晴窗。
水風山影上修廊。
不到晚來涼。
相伴蝶穿花徑,
獨飛鷗舞春光。
不因送客下繩床。
添火炷爐香。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春天的畫面,描寫了詩人在畫堂中的閑適生活。詩人融入了自然景色,感受到了新春的氣息,以及自然界中的生靈和美景。詩人與大自然相伴,觀察著花徑上蝴蝶穿梭、孤獨的鷗鳥翱翔,享受著春光和自由。他不因為送客而感到寂寞,反而點燃了香火,增添了溫馨的氛圍。
賞析:
《畫堂春》是一首以自然景色為背景的描繪詩。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將讀者帶入到一個寧靜、美好的春天畫卷中。詩中的"摩圍小隱枕蠻江"描繪了小隱居的畫堂,使人感到寧靜和隱秘。"蛛絲閑鎖晴窗"則展示了詩人生活的安逸和悠閑。"水風山影上修廊"描繪了水流、微風和山影從修廊上流過,給人一種清涼的感覺。
詩中的"相伴蝶穿花徑,獨飛鷗舞春光"表現了詩人與自然的親近和和諧。蝴蝶穿梭在花徑上,鷗鳥翱翔在春光中,詩人用動態的畫面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最后兩句"不因送客下繩床,添火炷爐香"表達了詩人不因客人的離去而感到寂寞,反而用火炷和香爐增添溫馨氣氛,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安寧和滿足。
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清新,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將讀者帶入到一個寧靜、美好的春天畫卷中,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這首詩詞體現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閑適生活的情懷,同時也傳遞了一種超脫塵世、淡泊名利的哲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