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 / 作者:黃庭堅 |
節去蜂愁蝶不知。
曉庭環繞折殘枝。
自然今日人心別,未必秋香一夜衰。
無閑事,即芳期。
菊花須插滿頭歸。
宜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送落暉。
|
|
鷓鴣天解釋:
《鷓鴣天》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蜜蜂飛走了,蝴蝶卻不知道。
清晨,院子里環繞著折斷的樹枝。
自然而然地,今天人們心意轉變,
未必秋香會在一夜間凋謝。
沒有瑣事,只有芳香之期。
菊花應該插滿頭歸家。
歡慶佳節宜舉杯暢飲,
無需登高送夕陽。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清晨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的時光和變遷的感慨。詩中的蜜蜂和蝴蝶象征著繁華和憂愁,其中蜜蜂已經離開,但蝴蝶卻不知道。折斷的樹枝和轉變的人心,都暗示著時光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詩人認為,即使是秋香這種美好的事物,也不一定會在一夜間凋謝,寓意著美好的事物可以延續一段時間。詩人呼吁人們珍惜眼前的美好時光,享受豐收的喜悅,不必登高追逐落日。
賞析:
《鷓鴣天》以簡潔、意境豐富的語言表達了黃庭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詩中的景象清新明快,通過對蜜蜂、蝴蝶、樹枝等細節的描繪,展現了清晨的寧靜和自然的變化。詩人以寓言的手法,將蜜蜂和蝴蝶作為象征,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豐收和喜悅的慶祝,以及對無需追逐虛幻景色的建議。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思考展現了黃庭堅獨特的詩境,給讀者帶來了深深的思索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