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擬寒山拾得二十首 / 作者:王安石 |
勇有孟施舍,能無懼而已。
若人學佛法,勇亦當如此。
休來講下坐,莫入禪門里。
但能一切舍,管取佛歡喜。
|
|
擬寒山拾得二十首解釋:
詩詞:《擬寒山拾得二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勇有孟施舍,能無懼而已。
若人學佛法,勇亦當如此。
休來講下坐,莫入禪門里。
但能一切舍,管取佛歡喜。
中文譯文:
勇敢者有孟施的慷慨,能夠無所畏懼。
如果一個人學習佛法,勇敢也應如此。
不要只是空談坐禪,不要深入禪宗之門。
只要能夠舍棄一切,就能夠獲得佛陀的喜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王安石創作的《擬寒山拾得二十首》中的一首。詩中表達了勇敢的精神和學習佛法的態度。
首先,詩人提到了孟施,這是一個古代的人物,以其慷慨勇敢而聞名。詩人通過引用孟施的行為,表達了勇敢者無所畏懼的品質。這里的“能無懼而已”意味著勇敢者能夠面對困難和挑戰,毫不畏懼。
接著,詩人將勇敢與學習佛法聯系起來。他認為,學習佛法的人也應該具備勇敢的品質。學佛即是修行,需要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的煩惱和執著,以及克服內心的困擾。只有勇敢地面對這些,才能真正修得佛法的智慧和解脫。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提醒人們不要只停留在口頭上的講解和坐禪的表面功夫。他認為,單純地說教并不能真正領悟佛法的精髓,而過分追求禪修的境界也不是最重要的。取而代之的是舍棄一切執著和貪欲,以此來追求佛陀的喜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表達了勇敢面對困難和挑戰的重要性,同時也強調了學習佛法需要有勇氣去超越自我。通過舍棄一切執著和貪欲,可以獲得內心的寧靜和佛陀的喜悅。這些思想體現了王安石對于修行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具有啟迪意義的詩詞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