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春 / 作者:王安石 |
春期行晼晚,春意剩芳菲。
曲水應修禊,披香未試衣。
雨花紅半墮,煙樹碧相依。
悵望夢中地,王孫底不歸。
|
|
暮春解釋:
詩詞:《暮春》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春期行晼晚,
春意剩芳菲。
曲水應修禊,
披香未試衣。
雨花紅半墮,
煙樹碧相依。
悵望夢中地,
王孫底不歸。
中文譯文:
春天的時光已經接近傍晚,
春意依然濃烈盛開。
曲水邊應該進行祭禊儀式,
但我還沒有穿上新衣。
紅色的雨花已經落下一半,
煙樹與碧綠的景色相依相偎。
我懷著憂愁的心望著夢中的地方,
可那位王孫卻再也不會回來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即將過去的景象,寄托了詩人對逝去時光和失去的人事物的思念之情。
詩的開頭寫道春天已經接近傍晚,意味著春天即將過去,暗示著時間的流轉和物事的消逝。然而,詩中提到春意依然濃烈盛開,表達了春天的美好與生機的依舊,暗示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對生命的希望。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曲水邊應該進行祭禊儀式,但詩人卻還沒有穿上新衣。曲水是古代祭禊儀式的地點,而新衣象征著新的開始和美好的未來。詩人未能穿上新衣,暗示了他對過去時光的留戀和未能實現的愿望。
接下來的兩句寫道雨花已經落下一半,煙樹與碧綠的景色相依相偎。雨花和煙樹都是春天的象征,雨花紅半墮表示春天即將過去,而煙樹的碧綠則表達了生命的延續和希望的存在。這里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進一步強調了時間的流轉和春天的消逝。
最后兩句悵望夢中地,王孫底不歸,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和失去的人事物的思念之情。悵望夢中地意味著詩人對過去的回憶和向往,而王孫不歸則象征著詩人失去了重要的人物,無法再與之相聚。
整首詩以春天為背景,通過描繪春天的消逝、美好與失去,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事物離去的思考和感慨。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意象和寓意,以及對過去的回憶和思念的情感,使得詩意更加深刻而內斂,讓人感受到歲月流轉中的離愁和對生命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