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寓言九首 / 作者:王安石 |
猛虎臥草間,群鳥從噪之。
萬物忌強梁,寧獨以其私。
虎終機械得,鳥亦彈丸隨。
出雞不忤物,默與鳳凰期。
|
|
寓言九首解釋:
《寓言九首》是一首宋代王安石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猛虎臥草間,
群鳥從噪之。
萬物忌強梁,
寧獨以其私。
虎終機械得,
鳥亦彈丸隨。
出雞不忤物,
默與鳳凰期。
譯文:
兇猛的老虎躺在草地上,
群鳥因此驚嚇而鳴叫。
萬物都怕強橫的勢力,
寧愿只為自己而生。
虎雖然能掌握機械,
鳥兒也能射出彈丸。
出于自然的雞不違背本性,
默默地與鳳凰期待相遇。
詩意:
這首詩以動物寓言的形式,表達了一種反思人類社會和人性的觀點。詩中的老虎代表著強大的勢力和權力,而群鳥則代表著弱小的個體。雖然老虎擁有機械和力量,但鳥兒也能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反擊。
詩人通過描繪老虎和鳥兒的對比,抨擊了社會中的強弱不平等和權力濫用的現象。他認為萬物都忌憚強者,寧愿選擇保護自己的私利。然而,詩人也表達了一種希望,即弱者可以通過智慧和巧妙的方式來對抗強者。
賞析:
這首詩的語言簡練明了,通過生動的動物形象描繪,使得詩意更加深刻。詩人以寓言的方式,讓讀者思考和反思社會中的權力關系和個體的處境。雖然強者可以通過力量和機械來獲得優勢,但弱者也可以通過自己的智慧和策略來應對挑戰。
詩人最后提到的雞與鳳凰的對比,進一步強調了詩中的主題。雞代表著平凡而普通的個體,不違背自己的天性;而鳳凰則象征著高貴和神圣的存在,期待著兩者的相遇。這種期待表達了對于社會中弱者能夠獲得公正和機會的希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形象的語言,啟示人們思考社會中的不平等現象,并鼓勵弱者以自己的方式去追求公正和尊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