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酬朱昌叔五首 / 作者:王安石 |
烏榜登臨興未休,共言何許更消憂。
聯裾蕭寺尋真覺,方駕孫陵吊仲謀。
語罷每開歡笑口,詩來仍掉苦吟頭。
已知軒冕真吾累,且可追隨馬少游。
|
|
次韻酬朱昌叔五首解釋: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次韻酬朱昌叔五首》之一。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烏榜登臨興未休,
共言何許更消憂。
聯裾蕭寺尋真覺,
方駕孫陵吊仲謀。
語罷每開歡笑口,
詩來仍掉苦吟頭。
已知軒冕真吾累,
且可追隨馬少游。
詩意:
這首詩是王安石以韻答復朱昌叔而作的五首之一。詩人在詩中表達了自己烏榜登臨的興致未消,愿與朱昌叔共同探討如何消除憂愁之事。他說自己將去蕭寺尋找真實的覺悟,然后前往孫陵吊唁仲謀(指孫復),并希望與朱昌叔一同交流歡笑的言語,同時也將繼續苦心鉆研詩詞創作。詩人自謙自己已經知道身上的榮譽是不夠的,但他仍然愿意追隨馬少游(指馬融),向他學習。
賞析:
這首詩詞展示了王安石早期的豪情壯志和對友誼的向往。他以詩人的身份,表達了自己對朱昌叔的關心和思念,希望與他一起分享人生的喜悅和撫慰彼此的憂愁。詩人通過描述自己的行程,展示了他對真理和覺悟的追求,同時也表現出他對文學創作的執著和努力。在最后兩句中,王安石謙虛地表示自己的成就還不足夠,但他愿意向馬少游學習,追隨他的足跡,以不斷進取的精神向前行。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王安石對友情、人生和文學創作的追求,展現了他早期詩風的特點。這首詩既有個人情感的表達,又有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使讀者在欣賞之余也能從中獲得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