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酬朱昌叔五首 / 作者:王安石 |
白下門東春水流,相看一噱散千憂。
穿梅入柳曾莫逆,度墜緣岡初不謀。
世事但如吹劍首,官身難即問刀頭。
長臨鍛龜真自苦,有興復來從我游。
|
|
次韻酬朱昌叔五首解釋:
《次韻酬朱昌叔五首》是宋代詩人王安石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白下門東春水流,
相看一噱散千憂。
穿梅入柳曾莫逆,
度墜緣岡初不謀。
世事但如吹劍首,
官身難即問刀頭。
長臨鍛龜真自苦,
有興復來從我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朋友朱昌叔的友情和人生感悟。
首先,詩的開頭描述了白下門東的春水流淌,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覺。接著,作者和朱昌叔相互凝視,一笑即散,煩憂煙消云散。這里的“一噱”指的是一笑,表達了友情的舒暢和互相鼓勵的力量。
接下來,詩中提到了“穿梅入柳曾莫逆,度墜緣岡初不謀”。這句話意味著作者和朱昌叔的友情是經過時間的考驗和深厚的情感積累而成的,沒有遺憾和后悔。兩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走過許多坎坷,但最初并沒有預謀好友情的發展。
接下來的兩句“世事但如吹劍首,官身難即問刀頭”,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的看法。作者認為世事無常,猶如吹動劍首的風,不可預測和掌控。官場之事更是難以預料,官員的身份難以保全。這里的“問刀頭”指的是冒生命危險。
最后兩句“長臨鍛龜真自苦,有興復來從我游”,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的態度。作者覺得自己好像是一只鍛煉成長的烏龜,經歷了苦難才得以成長。但是作者依然保持樂觀和豁達的心態,表示有興致的話會再次與朱昌叔一同游玩。
總的來說,這首詩表達了作者與朱昌叔之間深厚的友情,以及對人生的思考和態度。作者通過描繪春水流淌、友情舒暢、人生無常和樂觀豁達等意象,表達了對于友情和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