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詠三首 / 作者:王安石 |
商陽殺三人,每輒不忍視。
亦云食君食,報禮當如此。
波瀾吹九州,金石安得止。
永懷南山阿,慷慨中夜起。
|
|
雜詠三首解釋:
《雜詠三首》是王安石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商陽殺三人,
每輒不忍視。
亦云食君食,
報禮當如此。
波瀾吹九州,
金石安得止。
永懷南山阿,
慷慨中夜起。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王安石對商陽殺人事件的思考和反思。商陽是指宋代時期一個地方的名稱,殺三人指的是在商陽發生的三起殺人案。詩人表達了他對這些暴行的憤怒和悲痛之情,同時反思了社會風氣和人性的扭曲。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和思考。首先,詩人在面對殺人事件時,表現出內心的痛苦和無法直視的情緒。他說自己每次都不忍心去看,暗示了他對暴行的深深厭惡和悲傷。
接著,詩人以反問的方式表達了對兇手的質問和對社會風氣的批判。他說兇手也吃同樣的食物,為什么行為卻如此殘忍,這是對兇手道德敗壞和社會倫理淪喪的譴責。詩人認為應該以禮報禮,以人道對待他人,而不是以暴制暴。
在接下來的兩句中,詩人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將社會動蕩的景象和波瀾壯闊的海洋相聯系,表達了他對社會動蕩的擔憂和對正義難以實現的憂慮。他認為金石都無法平定這樣的動蕩,暗示了社會秩序和道德倫理的崩潰。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正義和人性的向往和追求。他懷念南山的寧靜和純凈,渴望能夠在慷慨激昂的夜晚站起來,為正義而奮斗。這里南山可能象征著詩人內心深處對理想社會的向往和對高尚品德的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一個具體事件的描寫和思考,展現了詩人對社會道德淪喪和人性扭曲的憤慨和反思。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正義和高尚品德的向往,呼喚人們在動蕩的社會中勇敢站起來,追求真理和公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