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山三詠其二——覺海方丈 / 作者:王安石 |
往來城府住山林,諸法翛然但一音。
不與物違真道廣,每隨緣起自禪深。
舌根已凈誰能壞,足跡如空我得尋。
歲晚北窗聊寄傲,蒲萄零落半床陰。
|
|
北山三詠其二——覺海方丈解釋:
《北山三詠其二——覺海方丈》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往來城府住山林,
諸法翛然但一音。
不與物違真道廣,
每隨緣起自禪深。
舌根已凈誰能壞,
足跡如空我得尋。
歲晚北窗聊寄傲,
蒲萄零落半床陰。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王安石在北山居住的景象和他對身心修行的思考。王安石離開塵世的城府,選擇居住在清幽的山林之間。他意識到世間的種種法則和規矩都只是一種表象,背后都隱藏著同一個真理。他不違背這個真理,而是隨順自然的因緣而起,從而達到內心的禪定。作者認為自己的言語已經潔凈無雜,舌根已經悟道,再也沒有什么能夠破壞他的信仰。他的足跡像空氣一樣無形,但他仍然能夠找到自己的歸宿。歲月已經晚了,他坐在北窗前,表達他的高傲情懷,而床上的蒲萄卻已零落,投下半床的陰影。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王安石對禪修境界的追求和對塵世的超脫。他選擇居住在山林中,遠離城府的喧囂,把修行和領悟真理作為人生的重要目標。作者通過描述自己舌根已凈、足跡如空的狀態,表達了他對禪宗的領悟和修行的自信。他的思想境界高傲而超然,蒲萄零落的景象則象征著世俗的消逝。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王安石深邃的內心世界和對禪修境界的追求,同時也暗示了他對塵世的超越和社會現實的批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