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晚行 / 作者:王安石 |
門前楊柳二三月,枝條綠煙花白雪。
呼僮羈我果下騮,欲尋南岡一散愁。
綠岡初日溝港凈,與我門前綠相映。
隔淮仍見裊裊垂,佇立怊悵去年時。
杏花園西光宅路,草暖沙晴正好渡。
興盡無人檝迎我,卻隨倦鴉歸薄暮。
|
|
春日晚行解釋:
《春日晚行》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二三月時,門前的楊柳已經抽出嫩綠的枝條,像白雪一樣綻放著綠色的煙花。我呼喚著仆人,騎在我的騾子上,想要去尋找南岡,散發出心中的憂愁。綠色的岡頭初見陽光,溝港清澈凈化,與門前的綠色相映成輝。遠隔淮河,仍然可以看到飄蕩的楊柳垂下,我站在那里黯然神傷,回憶著去年的時光。杏花園的西側有一條光線明亮的宅路,草地溫暖,沙灘晴朗,正好可以渡過。但是,當我的興致盡去時,沒有人來劃船迎接我,只能隨著疲憊的烏鴉歸于黃昏。
詩意:
《春日晚行》描繪了一個春天傍晚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愁思和對過往時光的懷念之情。詩中通過描繪楊柳抽綠的景象、陽光照耀下的綠色山岡、遠隔淮河的飄蕩的楊柳、溫暖的草地和晴朗的沙灘等細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對歲月流轉的思考。詩人的心情在詩的過程中由愁思逐漸轉向懷舊,最終以寂寥的歸宿結束。
賞析:
《春日晚行》以細膩的描寫和流暢的詞句展示了王安石獨特的寫景才華。詩人通過對楊柳的描繪,將春天的生機與綠色的煙花相聯系,展現了春日的美好景象。詩人的情感轉向在詩的過程中逐漸展示,從最初的愁思到最后的懷舊,讓人感受到詩人內心的變化和對過去時光的眷戀。詩中的淮河、杏花園等地名和景物細節,增加了詩的現實感和真實性。整首詩以清新、淡雅的筆觸勾勒出春日傍晚的景象,給人以一種靜謐、寂寥的感受,讓讀者可以在詩中感受到自然景色的美麗和人生的無常。
總體來說,王安石的《春日晚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轉向,展示了春日傍晚的美景,并寄托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思念之情,給人以一種淡雅、寂寥的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