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沈鄱陽 / 作者:王安石 |
離家當日尚炎風,叱馭歸時九月窮。
朝渡藤溪霜落後,夜過麾嶺月明中。
山川道路良多阻,風俗謠言苦未通。
唯有鄱君人共愛,流傳名譽滿江東。
|
|
寄沈鄱陽解釋:
詩詞:《寄沈鄱陽》
離家當日尚炎風,叱馭歸時九月窮。
朝渡藤溪霜落后,夜過麾嶺月明中。
山川道路良多阻,風俗謠言苦未通。
唯有鄱君人共愛,流傳名譽滿江東。
中文譯文:
離開故鄉時正是炎熱的風,回歸時已是九月末。
早晨渡過藤溪,霜落在后面;夜晚越過麾嶺,月亮明亮地照耀著。
山川道路上有許多阻礙,風俗習慣和謠言仍未通行。
唯有鄱君(沈鄱陽的別稱)與我共同喜愛,名聲流傳滿江東。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寫給朋友沈鄱陽的一首詩。詩中通過描繪旅途的景象和表達對友誼的珍視,表達了離別時的思念之情和對友情的贊美。
詩的開篇寫離家時的景象,用“炎風”來形容當時的氣候,凸顯了作者的離別心情。回歸時已是九月末,描繪了時間的流逝和季節的更迭,與離開時的景象形成鮮明對比。
接下來的幾句描寫了旅途中的景色。朝渡藤溪時,霜已經落在了后面,形容秋天的寒意已經逐漸加深。夜晚越過麾嶺,明亮的月光照耀著,給人一種安詳和安慰的感覺。這些景色的描繪,突出了離家和歸家的過程,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歸途的期盼之情。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和沈鄱陽的友情。作者認為沈鄱陽是唯一與他共同喜愛的人,他們之間的友誼深厚而珍貴。詩的結尾提到他們的名聲在江東流傳,彰顯了他們的名譽和影響力。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旅途的辛酸和對友情的珍視,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友誼的贊美。這首詩詞在宋代文學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響,也展示了王安石的才華和情感的細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