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登寶公塔復用前韻二首 / 作者:王安石 |
碧玉旋螺恍隔霄,冠山仙冢亦寥寥。
空余華構延風月,無復靈蹤落市朝。
帳座追嚴多獻寶,供盤隨施有操瓢。
他方出沒還如此,與物何心作邇遙。
|
|
重登寶公塔復用前韻二首解釋:
詩詞:《重登寶公塔復用前韻二首》
碧玉旋螺恍隔霄,
冠山仙冢亦寥寥。
空余華構延風月,
無復靈蹤落市朝。
帳座追嚴多獻寶,
供盤隨施有操瓢。
他方出沒還如此,
與物何心作邇遙。
中文譯文:
碧玉旋螺在天空中旋轉,仿佛隔著九霄之上,
山頂的仙人墓地也顯得稀疏而寂寥。
空蕩蕩的華麗結構延伸著風月的美景,
已經不再有靈魂的足跡落在朝廷之中。
帳座上的嚴肅官員追求名利,獻上無數寶物,
供品盤上的珍饈隨處散發著豐裕的氣息。
即使在另一個世界,也依然如此,
與物質相比,內心的追求又有多遙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寫的《重登寶公塔復用前韻二首》之一。詩人以寶公塔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寂寥而奢華的景象,展現了對世俗紛擾和物質追逐的冷峻態度。
詩中的碧玉旋螺和冠山仙冢是對寶公塔高聳入云、寂寥而宏偉的描繪,暗示了人世間的繁華與虛幻。華構延風月表示寶公塔所擁有的華麗結構延伸出來的美麗景色,但與此同時,詩人也指出這樣的景色已經失去了靈氣,再也沒有真正的精神存在。
下半首詩描述了帳座上的嚴肅官員追求名利、獻上寶物,以及供盤上的豐裕供品。這些物質的追求與寶公塔所表達的寂寥景象形成鮮明對比,凸顯了人們對物質的執著和對精神追求的疏離。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世俗追逐和物質欲望的冷漠態度。他認為即使在另一個世界,也沒有改變,物質與內心的追求依然相距遙遠。這種冷峻的態度反映了王安石對時人追逐名利、物欲橫流的不滿,以及對精神追求和內在價值的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寶公塔的描繪,以及對名利追逐和物質欲望的批判,表達了王安石對社會現實的冷峻態度和對精神追求的呼喚。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景物的隱喻和對比手法,給予讀者深思和賞析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