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舍弟常州官舍應客 / 作者:王安石 |
霜雪紛紛上鬢毛,憂時自悔目空蒿。
桑麻只欲求三畝,勢利誰能算一毫。
此地舊傳公子札,吾心真慕伯成高。
飄然更有乘桴興,萬里寒江正復艚。
|
|
次韻舍弟常州官舍應客解釋:
《次韻舍弟常州官舍應客》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霜雪紛紛上鬢毛,
憂時自悔目空蒿。
桑麻只欲求三畝,
勢利誰能算一毫。
此地舊傳公子札,
吾心真慕伯成高。
飄然更有乘桴興,
萬里寒江正復艚。
中文譯文:
冬天的霜雪紛紛飄落在我的鬢角,
在憂愁的時候,我后悔自己曾經輕視過草木。
我只想要三畝宅地種桑麻,
但是那些追逐名利的人,誰能算得出一毫的價值。
這片土地上曾經傳說著公子的事跡,
我真心敬慕著伯成高尚的品質。
我仿佛感到自己乘著小船漂流,
在萬里寒冷的江河中行駛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王安石內心的追求和思考。首先,他用霜雪紛紛上鬢毛的形象表達了自己年歲漸長、經歷艱辛的感受,同時也折射了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在憂愁的時候,他自悔過去目空一切,輕視了生活中的瑣碎和平凡,意識到了自己對于草木萬物的輕蔑。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于名利的淡漠態度。他認為自己只追求三畝宅地種植桑麻,希望過一種簡單、安穩的生活。而那些追逐權勢和利益的人,他認為他們無法真正理解一毫的價值。這里的"一毫"可以被理解為微小的事物或者微不足道的利益,詩人認為勢利之人無法真正領悟其中的真諦。
最后兩句,詩人回到自己所在的環境,他提到了傳說中的公子札(即文學家楊億),表達了自己對于高尚品質的敬佩和追求。他感嘆自己仿佛乘著小船飄蕩在寒冷的江河中,表達了自己孤獨而追求卓越的心境。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人生追求和內心感受的描繪,表達了王安石對于名利追逐的批判和對高尚品質的向往。詩人以平實而悲涼的語言,展示了他對于現實世界的反思和對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時也折射了宋代士人對于社會價值觀的思考。
|
|